
經過10多年的發展,世界海上風電技術日趨成熟。國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日前表示,加快海上風電建設的條件已基本具備,海上風電將是今后風電發展的重點之一。國家能源局已于近日向遼寧、河北、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市的有關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申報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而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工作已于4月份啟動。

江蘇、浙江相對于渤海灣地區的風功率密度較大(超過200W/m2),同時無強臺風,適合大規模建設海上風電場,有望成為海上風電場大規模建設的排頭兵。江蘇省計劃到2020年建成1000萬千瓦的風電場,其中海上風電場700萬千瓦,而浙江省總規劃為100萬千瓦。據透露,現在已經基本確定要在江蘇沿海選擇兩個近海風電項目和兩個灘涂風電項目,近海風電單個項目規模擬定30萬千瓦,灘涂風電擬定20萬千瓦,能源局準備將這100萬千瓦的四個項目同時對外招標。史立山表示,“目前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已經全部安裝完畢,已經有10多臺機組投入運行。這個項目為海上風電建設積累了重要經驗,也堅定了我們加快開發利用海上風能資源的決心和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春夏季將有兩次重要的活動促進中國和挪威在海上風電方面的合作。挪威駐廣州總領事安佩得先生說:“我十分贊賞中國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決心.我希望這種決心能有助于促進海上風電巨大潛力的開發。作為海外協辦方,挪威王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挪威創新署將在活動現場開設挪威專場介紹其豐富的海上風電技術。并在展覽期間設置國家展館,挪威風電廠商將展出他們的尖端技術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