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乳山基地,端午假期期間,企業干勁滿滿,開足馬力抓生產,跑出了產業發展的“加速度”。
端午節假期間,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乳山港迎來了一批新朋友。近期從山東豪邁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下線的四件大型設備將從乳山港登船,運往廣東惠州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這也是首批由乳山生產的海上重型裝備首次通過乳山港實現對外運輸。
假期期間,風電產業鏈上的眾多企業也放棄休息,加速生產。乳山明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上風電項目的重要風機供貨廠家,主要生產8—16兆瓦大型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投產達效后,生產規模將達到每年200萬千瓦的裝機能力。
在總裝廠的偏航驅動器裝配區,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為偏航齒圈螺栓進行防銹處理,進一步提升齒圈螺栓的耐腐蝕能力。在裝配區的另一角,一些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驅動器的接線工作,大家通力配合、默契協作,一同跑出生產的加速度。“為完成客戶訂單交付,我們端午節期間,50多名員工全員上崗,加緊時間生產,預計10月底完成60臺主機交付任務。”乳山明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裝廠生產主管任素可說。
在這個月剛剛投入生產的乳山中車同力鋼構海工制造基地,也是一派繁忙景象。這家企業主要從事海上風電管樁、塔筒等設備制造。在生產外區,工人們各司其職,正在對新運來的鋼板原料進行質量檢測與埋弧焊接。
在生產內區,技術工人正操作著數控設備,將焊接好的鋼板進行裁剪。“6月13號原材料開始進場,6月15號前幾道工序開始生產,我們是流水線式生產,目前前3道工序已經完全進入雙班的作業模式,7月10號左右進入高負荷的作業狀態。”乳山中車同力鋼構海工制造基地總經理胡繼光說。
近年來,乳山作為全省三大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之一,積極搶抓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把海上風電裝備制造作為全市發展的主攻方向,共布局涉海大型裝備、主機及核心零部件、科技創新及運維和商務會展及儲能四大片區以及1個共享園區。
目前,基地內項目涵蓋海纜、塔筒及單樁、軸承、整機等海上風電產業鏈大部件所有領域,基地總體呈現落地項目多、產業鏈條全、投資規模大、建設速度快的良好態勢,我市已全面邁入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快車道。未來幾年,我市將迎來海上風電項目的集中投產期,到2023年底,預計年產值達到100億元,稅收超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