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國家電投五凌電力投資開發的孟加拉國首個集中式風電項目——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并網發電,投產儀式在北京和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兩地連線舉行,引發各界高度關注。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網、中國國際電視臺、光明網、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網等多家家國家級媒體聚焦儀式現場和項目投產情況。

10月13日,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推出專題報道,分別從“孟加拉國首個集中式風電投產”、“中國方案破解項目建設難題”、"人才培養助力孟加拉國風電可持續發展"三個維度,大篇幅深度報道國家電投五凌電力孟加拉國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投產相關內容。
在“孟加拉國首個集中式風電投產”報道中,新聞介紹了孟加拉國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主要依賴進口,電力基礎也比較薄弱,能源供應一直面臨著相對緊張的情況。國家電投五凌電力黨委書記、董事長夏剛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介紹,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并網發電后,每年可滿足10萬個家庭的用電需求。并對五凌電力后續在孟加拉國規劃中的一大批新能源項目進行了介紹。
“中國方案破解項目建設難題”則重點講述了國家電投五凌電力針對孟加拉國的風電建設面臨著風速偏低、地質基礎較差、施工難度大等難題,用中國方案突破了一系列技術制約,使項目技術經濟指標最優,具備開發價值。
“人才培養助力孟加拉國風電可持續發展”則通過對孟加拉國第一名風電值班員穆罕默德·阿里夫的成長故事的講述,深入報道了科巴風電項目不僅僅為孟加拉國的風電建設提供技術方案,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還為當地提供了1500余個工作崗位,并且培養一批風電產業的優秀人才,為孟加拉國風電產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今日環球》欄目報道從北京和達卡同時舉行的項目投產儀式角度出發,報道了“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孟能源合作重要項目——科巴風電項目投產發電的有關情況,并詳細介紹了項目對解決孟加拉國目前電力供應緊張和推動該國低碳環保方面的意義。
人民日報對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提高孟加拉國可再生能源比重、促進新能源消費和節能減排發揮重要作用、中國方案助力當地風電建設實現“零”的突破等方面進行了報道。
報道指出,作為孟加拉國首個集中式風電項目,針對當地年平均風速低于5.5米每秒的情況,國家電投五凌電力選定最新技術的低風速風力發電機組,并根據孟加拉國風資源實際情況,將風機葉片長度從70.5米增加到78米,增大掃風面積。針對孟加拉國沿岸氣旋災害頻繁、沖積平原地質基礎差等難題,將塔筒直徑從4.22米增加至4.58米,輪轂高度從120米降至110米,有效提高了風機抗臺風能力。
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介紹了科克斯巴扎爾項目投產情況,并結合投產儀式現場嘉賓的發言內容,對該項目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加深中孟兩國能源合作的意義進行了兩分鐘的報道。
新華社在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官網、“新華絲路”專欄、新華網英文客戶端、新華報業網等平臺分別以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對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的投產情況進行了詳細報道。
在接受新華社現場采訪時,孟加拉國電力、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高級常秘拉赫曼表示,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是孟加拉國走向更清潔、更可持續能源的重要分水嶺。這個項目的投產運行不僅將為成千上萬孟加拉國家庭提供綠色電力,而且還將大大減少孟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改善空氣質量,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希望未來孟加拉國涌現出更多這樣的項目。
國資小新微博、頭條號、微信公眾號以突破多項技術難題、“中國方案”助力孟加拉國風電建設實現零突破為主題,從技術和工程建設角度對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投產的意義進行了詳細報道。
截至10月15日,新京報、湖南衛視、湖南日報、紅網、騰訊網、新浪網等230余家媒體和門戶網站進行高度關注。媒體對項目并網發電的持續報道,加深了社會各界對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建設的認識。據統計,全網共產生介紹科克斯巴扎爾風電項目投產相關的新聞報道2859條,文章點擊量超1500萬次,輿論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