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西門子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魯赫表示,歐盟計劃對亞洲風力渦輪機制造商采取的審查行動“不是保護市場免受競爭對手的影響”,而是為了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此前,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BASF)首席執行官馬丁·布魯德姆勒曾表示,中國的海上風力渦輪機比歐洲競爭對手更便宜、更好。對此,布魯赫在一次關于西門子公司業績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如果我們有合適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跟上中國的步伐,甚至在國際市場上超過他們。”“但我看到的問題是,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我會質疑這是否真的是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有必要談談這一點。”
布魯赫表示:“這不是將他們排除在市場之外的問題。中國風能市場占全球市場的一半,但我們無法進入中國市場。”他沒有就這一點提供更多細節,但幾年前,西方原始設備制造商大多放棄了進軍中國風力渦輪機市場的嘗試,尤其是海上風電市場,因為他們無法競爭,也無法在中國成立對自己不利的合資企業生產風機設備。
2015年,在與歌美颯合并之前,西門子的風力發電機組西門子風電終止了與上海電氣的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包括在中國的渦輪機生產,轉而將其2.5兆瓦的陸上平臺和后來高達8兆瓦的海上平臺許可給中國電力集團。
中國制造商過去生產的渦輪機容量比歐洲競爭對手小,但最近已經提出或計劃推出高達22MW的型號,而大多數西方風電設備制造商表示,他們希望最大額定功率停留在15或16MW,以便最終從大規模的研發投資中獲利。
歐盟委員會表示,將調查中國風電設備制造商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獲得廉價的國家融資或貸款,或從事傾銷行為。但挪威國家電力公司(Statkraft)等一些歐洲開發商表示,他們會考慮使用中國渦輪機,而中國OEM明陽智能能源(Mingyang Smart Energy)是申請參加挪威首次商業海上風電拍賣的七家公司和財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