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策應江蘇沿海開發戰略實施,建設海上千萬千瓦級風電場,由研究院與世界風能學會、中國能源學會、國際電力與工程協會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聯合舉辦的“2010第二屆世界非并網風電與能源大會”,于2010年9月10-12日在南京召開。
會議將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和相關主管官員構建交流平臺,探討風能和非并網風電等新能源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研究成果,為我省沿海開發提供新能源發展創新的技術支撐。
直播正式開始: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在這秋高氣爽,國慶和中秋佳節的前期,在這里舉行2010第二屆世界非并網風電與能源大會。我作為大會的執行主席,我感覺非常榮幸,請允許我代表大會主委會,對各位領導和嘉賓們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主持人:下面請允許我介紹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國家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長,江蘇省人民政府何權副省長,世界風能學會主席Preben Maegaard會長,世界風能學會主席Anil Kane會長,國務院參事、國家發展改革委原能源局局長徐錠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能源學會會長、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倪維斗。
主持人:參加這次會議的還有眾多科學院士,以及一些能源企業,以及國家“973”風能項目專家組的專家,和有關高校科研單位的代表,共300余人,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
主持人:回顧一年前,我們第一屆世界風能源大會也是在這里召開的。這一年來國家“973”風能項目組在江蘇省發改委、該速生科技廳和航天航空大學領導的支持下,圍繞重大科學問題,通過必要的技術創新,從理論上、技術上解決了大規模非并風網電的問題。國家“973”風能項目組還要和有關政府和著名企業簽訂合約,這一切都預示著大規模非并風網電多元化產業化的前景十分廣闊?,F在我代表大會組委會宣布,2010第二屆世界非并網風電與能源大會隆重開幕。
主持人:首先有請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曲福田副主任致詞!
曲福田:女士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在這美好的日子里,2010第二屆世界非并網風電與能源大會在南京隆重開幕,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這次國際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來自美國、埃及等世界各國風能與非并風網電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過關領導和專家,還有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江蘇省非并風網電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這已經是第二次在江蘇南京召開,回顧這兩年中國江蘇和世界各先進國家一樣,正在努力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轉型步伐,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全省經濟運行延續去年以來積極向好的勢頭。上半年全城生產總增長14.5%;工業生產快速回升,增長18.3%。農業生產形勢良好,江蘇連續七年實現增產增收,服務業上半年增加值增長14%;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了。正應溫家寶總理所說,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世界的潮流。上半年六個新興產業產值一萬億元,增長40%左右。一批新興產業重點企業和特色基地發展勢頭良好,企業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88.4%。節能減排措施扎實,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落后產能就全部關閉,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一個百分點左右。我省能風能資源比較豐富,其中陸地風電技術可開發量300萬千瓦,沿海還蘊藏著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海上風電三峽建設也出現良好兆頭。
曲福田:大豐、濱海、射陽等海上風電開發也緊鑼密鼓地進行。新能源產業以累計完成投資60多億元,產值超過15億元。國內各大發電公司,都積極參與我省海上風電三峽。一年來我省風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實現風電裝機150萬千瓦。近遠期可達到2500萬千瓦以上。上半年風電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50%,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這一切都為我們展示了一幅風電三峽發展的美好前景。與此同時17173,由我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組織的國家“973”風能項目,歷經四個寒暑在技術領域和多元化應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取得了很好的階段性成果。并為江蘇風電產業走向國際市場開鋪新的通途。我與世界風能學會、中國風能協會等單位聯合召開2010第二屆世界非并網風電與能源大會,這次盛會新老朋友集聚一堂,進行高層次交流,就風電產業政策,非并風網電技術,海上風電廠的開發,及風電多元化運用,進行深入探討。與相關政府風電企業合作簽約,共商非并風網電發展大計。我們希望各位專家學者進行指教,幫助我們江蘇為建設江蘇綠色未來奉獻智慧,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祝大家工作勝利,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主持人:現在江蘇省科技廳朱克江廳長講話!
朱克江:各位專家、各位來賓、今天在這里召開2010第二屆世界非并網風電與能源大會,海內外專家會聚一堂,在此我代表江蘇省科技廳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能源技術進步,始終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使命,科學技術不斷拓展,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近而不斷加速人類文明的進程,當前能源問題,正在引起各國產業整體變化,這將從整體上轉變自然資源的發展方式,迎來更多可再生能源時代,加快推進以綠色和低炭為主的創新導向。經過近今年的努力,全省新能源產業已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光伏產品的出口增長率保持在150%左右,產能占全國之比例超過20%,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控制系統的自主研發也取得了重大進展。此外我們還擁有50多個核電裝備的配套生產企業,我們意識到一個地區的產業創新能力,已不局限于擁有多少資源。大力推進創新要素集群組合,努力推進江蘇風電產業的跨越發展,這包括大力推進創新的國際化,全省風電領域的企業中,已擁有一批高層次的回國留學人員,和外籍高層管理人員,一批企業在國外建立了研發機構,一些國際性的公司成為我省長期合作的伙伴。
朱克江:風電產業作為新興產業,技術的多方面發展,即有利于產業層面的提升,也有助于拓寬產業發展的路徑。在前幾年主要支持陸地風電的基礎上,從去年開始我們將海上風電技術作為主要方向,努力使江蘇在海上供電形成新的優勢。在科技創新方面面臨的堅決任務,這包括我們還要加強風電廠理論研究和技術數據工作,注重風電方面的創新,同時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要體現風電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仍然需要以科技為支撐,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非并風網電雖然在國際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未來的發展,我們還需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但是江蘇沿海地區眾多工廠為非并風網電的發展提供了天然優勢。出現今天會議的都是在能源方面很有造詣的專家,通過此次盛會,來促進非并風網電的技術創新與裝備的發展。我們相信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非并風網電必將成為江蘇風電產業新的創新的優勢,對此江蘇科技部門,深感使命在肩,大力推進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風電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多做貢獻,共同創造江蘇、乃至全中國美好綠色的未來,最后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