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目開發商的角度來看,對韓國國內海上風電產業生態的打造毫不在意,使用低成本中國產品必然更有利。問題在于,開發商的這一理性選擇相當于用韓國政府提供的補貼資金拿去支持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韓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韓國國內海上風電設備企業負責人表示,“中國的風電行業企業正在一個接一個的設立韓國國內法人公司,他們參與投標的報價僅有韓國本土企業的的一半。幾年前,中國低價武器不斷蠶食韓國國內的光伏發電設備市場,而現在,海上風電產業也成為了新的目標。”
從今年的表現來看,中國的海上風電產業正在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海上風電市場的一匹黑馬。今年,中國海上風電裝機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1.8GW(截至9月底),位居全球第一。考慮到直到2020年為止,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還是歐洲,這一點非常引人注目。

尤其是在中國國內市場積累了大量建設經驗的中國海上風電企業,目前正在將目光轉向海外。尤其是地理位置接近、將海上風電作為核電補充的電力來源的韓國市場,勢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據韓國海上風電行業協會統計,截至去年底,韓國國內拿到發電許可“路條”的海上風電規劃容量約20.7GW(總計68個項目)。但是,截至2022年底,實際的累計海上風電裝機量僅為146兆瓦。這也意味著未來,韓國海上風電裝機步伐必然會加快。據了解,今年,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MOTIE)和韓國能源廳(KEA)計劃與去年一樣,通過風電固定電價合同保障運營商的穩定利潤,同時鼓勵運營商之間開展適度的低價競爭。這是因為,韓國政府和公共機構承諾在20年內以固定價格購買電力,因此,開發商可以在較高的投資安全性下籌集大量的資金。
但是,目前業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由于今年的招標上限價格不公開,價格競爭力預計會對招標是否成功產生更大影響。本次的評價指標包括投標價格占60分、產業帶動/競爭效應16分、社區居民支持度占8分、電力系統并網影響占8分、韓國國內經營業績占4分、項目推進程度占4分。
與去年不同的是,已有部分項目通過進口中國海底電纜、風電整機、葉片等方式來降低投標價格,以降低單位發電成本。


據報道,韓國本土開發商明云產業開發公司(??????, Myungwoon Industry DevelopmentCo.,Ltd)和泰國企業B.Grimm公司正在共同推進位于韓國西南部全羅南道靈光市轄區海域內的“落月海上風電(??????)”項目,并計劃在約6400億韓元(約合4.88億美元)的項目中使用德國VENSYS公司的風電機組。鑒于德國VENSYS公司于2008年被中國最大的風電整機企業金風科技收購70%股權,VENSYS公司實際上是一家中國企業。


據報道,明云產業開發公司和泰國B.Grimm公司韓國本土法人公司將把連接海上風電項目和松而島(???,下圖紅框內)變電站的160公里廠區內電纜供貨合同授予韓國大韓電纜公司,將29公里(2條線路)的外部電纜供貨合同授予中國電纜制造商亨通光電。

圖片說明:落月海上風電項目位置示意圖
不過,明云產業開發公司方面表示,“經過艱難的談判,我司吸引到了泰國B.Grimm公司旗下的B.Grimm Power公司的投資,在綜合研討了韓國國內外的各類風電整機后,我們決定使用德國Vensys的機組實現較優的收益”。
“我司尚未確定外部電纜的供應商,在貸款利率高企等困難的經濟大環境下,我司正在通過各種方式尋求融資。”此前,B.Grimm Power首席執行官Harold link于上月7日在釜山海云臺區的BEXCO展覽館內舉行的投資韓國峰會上會見了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Bang,MoonKyu,將正式提交投資韓國國內海上風電項目的價值5億美元的投資報告文件。

圖片說明:今年11月,泰國B.GRIMM集團董事長Halod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Bang,MoonKyu會面商討投資事宜。
韓國國內企業對此紛紛表示,今年可能是向中國開放價值近100萬億韓元(約合765億美元)的韓國國內海上風電市場的第一年。中國在海上風電相關的產業鏈中有極強的一體化價值鏈。對此,韓國國內風電行業企業紛紛要求韓國政府采取特別措施培育境內海上風電產業的生態系統。首先,應改進評表標準,優先考慮價格合理、質量較好的韓國國產產品,而不是中國進口產品。對此,高麗大學教授張姓表示:“正如光伏發電市場的情況一樣,現在應認真考慮中國產品憑借低價競標占領韓國國內市場的問題(?????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