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淮安漣水,一座180多米高的大風車迎風轉動,源源不斷地將風能轉化為電能,機組上“中國巨石”幾個大字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像這樣的“中國巨石”大風車,還有幾十座,分布在蘇北大地上。

這群由“巨石造”的風電機組,就在4月30日成功并網發電。這是中國巨石進入新能源賽道的首個風電項目,該風場的風電葉片所用的玻璃纖維就來自于巨石。

“巨石率先走出了一條從生產玻纖到使用玻纖、利用綠能為風電產業生產高性能玻纖的新路子?!敝袊奘h委委員、副總裁曹國榮說。
等風來

早在2004年,中國巨石就進入了玻纖風電市場,依托公司高性能的玻璃配方平臺和專用的浸潤劑體系,巨石在玻纖風電產品開發領域深耕細作,不斷為風電市場客戶提供更全方位解決方案。目前,全球每3支風電葉片中有1支運用到了巨石的玻纖。
借風勢
風能作為目前全球鼓勵大規模開發的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青睞。中國巨石聞風而動,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賽道,在江蘇淮安漣水建設風場。首批項目總裝機容量233兆瓦,共安裝47臺風電機組,葉片長97米,風輪直徑200米,生產葉片所用玻纖均來自巨石。

每臺風機掃風面積大約為31400平方米,相當于4個足球場的大小,旋轉一圈能產生約9.5千瓦時的綠電。項目建成后,年上網電量超5億千瓦時,碳減排量超40萬噸。產生的綠電,一部分被輸送到中國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用于玻纖生產,另一部分通過國家電網輸送到千家萬戶,實現生產、生活電力供應的綠色化。
該項目是我國首個180米超高混塔批量商業化項目,不但首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混塔使用先河,而且也是全球混塔段中最高強度等級的塔筒。它的成功是中國風電產業的一次巨大飛躍,突破了技術和工程的界限,為未來開發200-500米空間風資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中國風電產業未來的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我們創造了中國風電建設史上的‘巨石速度’?!本奘履茉矗ɑ窗玻┯邢薰究偨浝眍櫧ǘㄕf,從2023年5月20日打下風電基座的第一根樁,到2024年4月30日首批風電機組并網發電,只用了330天時間。
乘風起

未來,在玻纖風電產品研發端,依托自身優勢,持續引領風電葉片大型化、輕量化;在風電新能源生產端,不斷延伸產業鏈,拓展產業空間;在新能源應用端,積極實施綠色能源計劃、探索碳中和模式,中國巨石將以新能源帶動玻纖主業成長,打造玻纖產業生態圈,努力在新能源、新賽道上跑出發展新速度、新優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