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陽風電四年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產能市值雙雙實現超百億
●未來三年,明陽將打造成全球頂級風電設備商和清潔能源整體方案提供商

"紐交所,中國明陽來了"
據說,在明陽風電集團拿到的紐交所上市"批準書"上,除了有美國自由女神的標志,還有一個"功夫熊貓"舉著火炬的圖案,上面寫著:中國來了!
10月1日,全世界華人為新中國誕生61周年而歡慶;當日北京時間21時30分的大洋彼岸(美國東部時間9 時30分),明陽風電集團董事長張傳衛,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華爾街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紐交所)上市大廳,敲響了明陽風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鐘聲,同時,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這座資本神殿里飄揚。這既是一種偶然,卻并非全然巧合。按紐交所上市"批準書",敲鐘時間預定在9月28日-30日之間。上市前兩日,張傳衛正在香港參加路演(發行商針對機構投資者的推介活動),接到了紐交所中國首席代表的電話--在他的周旋下,紐交所同意明陽風電在10月1日上市,成全了一家現代中國民營企業在大西洋岸邊向祖國獻禮的心愿。鮮花與掌聲相伴,當IPO 的鐘聲響過,已經連續65小時未與床"沾邊"的張傳衛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張傳衛說,為迎來那一刻,他和他的團隊可謂"踏遍千山萬水、說了千言萬語、經歷了千辛萬苦"。路演期間,他們在倫敦、北京和華盛頓三個時區里不停地轉換時差,團隊里的每個成員差不多都掉了2.5-5公斤肉。這場路演更讓張傳衛經受著巨大的壓力。就在幾個月前,與明陽風電同行的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企業,股票代碼002202)曾為謀求海外上市進行了幾輪路演,但最終卻因認購率過低,IPO 計劃以暫時流產告終(該公司于10 月8 日在H 股上市)。當然,結果證明了明陽風電和其經營團隊的魅力。張傳衛一共接見了全球300多家機構投資者,并回答了這些投資者近乎刁鉆的提問,獲得了包括索羅斯基金、老虎基金(朱利安·羅伯遜創立于1980年,是舉世聞名的對沖基金)、加拿大養老基金和教師基金等世界知名基金的大額認購,最后IPO 認購率超過6倍。
按發行價每股14美元,發行2500萬股計算,明陽此次首發募集資金3.5億美元。市場分析人士稱,如果考慮"綠鞋機制"(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的俗稱),明陽風電此次實際募資或超過4億美元。明陽風電不僅成為中國首家在紐交所上市的風電整機制造企業,其50倍的市盈率,也被市場認為獲得了海外市場的高溢價水平。
張傳衛平常喜歡跑步,無論是在倫敦的海德公園,還是在曼哈頓島的中央公園,都曾有過他矯捷的身影。上市之前,在速度達10公里/小時的疾跑中,張傳衛在為2007年自己親自夸下的 "海口"而布局--三年打造一個100億產值的公司。而今這一愿望提前實現了,他所執掌的公司更以超過100億元的市值,站在了國際舞臺的前端。在今后的長跑中,他需要謀劃這個新能源"王國"的未來。
而四年前,當張傳衛謀劃進入風電領域時,他和他的團隊只有3000萬元的創業資本和一張寫滿了創業人夢想和激情的圖紙……
四年鑄就明陽風電"神話"
四年鑄就風電"神話",已是業內外給予張傳衛和明陽一致的美譽。是什么原因讓明陽在短短四年的時間內獲得如此輝煌的成績?10月6日,剛從美國歸來的張傳衛,還未消去因時差轉換所帶來的疲倦,便欣然向記者講述起明陽四年來所探索出來的"明陽模式"。
■產業模式:走自主產權道路
2005年,在能源行業闖蕩多年的張傳衛,看到了可再生能源裝備的巨大發展前景,尤其是風力發電產業。"帶著一種歷史的使命感",他在投資者的支持下,注冊了廣東明陽風電技術有限公司。
在當時,國內的風機市場幾乎為國有企業壟斷,風機機型70多種,大多也從歐洲國家引進,幾乎沒有自主設計的產品。張傳衛沒有走傳統企業"組裝"的老路,而是堅持"以我為主、聯合開發、自主產權"的技術路線。
2005年12月,張傳衛與德國著名設計公司AERODYN 公司簽訂了共同開發1.5兆瓦雙饋式變速變槳風力發電機組的聯合設計開發合同。這種國際化創新獲得的科技成果知識產權,按照與AERODYN 公司的事先協議,都屬于明陽風電。
15個月后,明陽便開發出國際先進水平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2007年8月16日,我國首臺自主知識產權抗臺風型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在明陽公司下線,并于同年9月在粵電湛江徐聞風電場一次性投運成功,期間兩次經歷10級臺風的襲擊,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