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經過中國鐵建電氣化集團一公司參建者們3個多小時的安裝、調試,天潤大豐風電項目最后一支葉片在155米高空完美“轉體”與輪轂精準對接,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首臺16.2兆瓦陸上單機容量最大發電機組順利吊裝完成。

天潤大豐風電項目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距離海岸邊約5公里,受大氣環流和地表溫差影響形成海陸風,全年5級以上大風達200多天,對于大型風機吊裝來說有效窗口期時間緊迫,大件運輸和高空吊裝面臨嚴峻挑戰。
“本次風機吊裝難度最大為機組核心部分傳動鏈的吊裝,起吊重量高達296噸。項目團隊成立了專項攻堅小組,結合現場情況和技術規范要求,通過反復比選和三維模擬,提前預判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創造性的提出采用兩臺1250噸履帶式起重機同步抬升的方案。同時,使用高精度定位監測系統,確保整個吊裝過程中設備能夠平穩提升和精準對接。”鹽城大豐項目負責人王豪介紹道。吊裝前,項目邀請行業內專家對吊裝方案進行多次論證評審并修改完善,最終經過項目團隊的精心策劃和實施圓滿完成了機組在155米高空的安裝任務。

為了保障項目的總體進度,項成立黨員突擊隊,全體黨員簽訂“軍令狀”加入包保督導小組,實施責任清單,推進精細化管理和標準化專班,在工程節點、技術難題和緊急任務中充分發揮模范帶頭,帶領技術骨干建立黨建+綠色創新成果,開展科研課題研究,賦能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將創新成果與360考核掛鉤,形成比趕超的干事氛圍,打造創優爭先、迎難而上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據了解,本次吊裝的風力發電機組輪轂中心高155米,相當于50多層大樓的高度,單支葉片長130米,葉輪直徑266米,掃風面積約5.55萬平方米,接近8個足球場面積之和。該機組對使用新材料制造的長柔葉片、集成化傳動鏈、國產化關鍵零部件等進行了全面測試驗證并應用,從葉片設計、機艙構造到鋼混塔系統等多方面樹立新標桿,大幅度提高了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提升了發電效率和穩定性。相較于以往風電設備,該機組滿負荷狀態下每小時發電量高達16200度,每年發電量可滿足17萬家庭全年用電,單機發電能力提升3.2倍,極大提升了優質風能資源和土地利用效率。

近年來,集團公司圍繞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等國家重點戰略部署,深入貫徹落實中國鐵建“1256”和集團公司“123456”中長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風電、光伏、智慧城市、裝配式機電等戰新產業,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用好“五新賽道”,推動“四鏈”融合,實施“老客戶+老三樣”“老客戶+新產業”“新客戶變老客戶”模式,全力打造“中國鐵建電氣化局 ”品牌標桿,為國家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