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據央視新聞報道,全國首個數據中心綠電直連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數據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正式投運。金風科技為該項目提供26臺GWH221-7.7MW陸上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0.02萬千瓦。該項目通過風光發電、智能輸電、并網直供和儲能調峰等系統協同運行,打造兼具成本最優、時延可控與安全可信的算電協同園區,實現能源供應與算力需求的動態匹配,支撐我國“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助推“綠色算力”發展。

隨著AI技術呈指數級發展,電力供應也成為了AI行業發展的“天花板”之一。北京理工大學《數據中心綜合能耗及其靈活性預測報告》顯示,到2030年,我國數據中心用電量將升至5257.6億千瓦時,用電量將占到全社會總用電量的4.8%,相當于燃燒約6460萬噸標準煤。若AI應用規模跨越式增長,能源壓力將隨之倍增,因此,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是為數據中心長期保供,減少碳排的有效途徑。
本次投運的中金數據烏蘭察布數據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共配置20萬千瓦風電、10萬千瓦光伏,4.5萬千瓦儲能。項目配套新能源發電設備全容量投產后,每年將生產8.48億千瓦時自發自用綠電,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38.74%,相當于每年節約23萬噸標準煤、減少56.7萬噸碳排放,可使該算力基地的AI算力成本降低25%以上,經濟效益與綠色效益顯著。

通過綜合評估所在區域風資源分布、機位點數量及發電收益,金風科技為該項目配置了GWH221-7.7MW機組,其125米高塔架與221米葉輪直徑能充分捕捉高空風能。金風科技根據風速情況合理排布機位點,降低尾流影響,使全場機組發電量提升2.6%。機組應用智能感知技術,實現對風場環境的高精度描述和實時響應,動態調整機組運行狀態,提高發電效率與安全性。
數據中心對電力穩定性極為敏感,電網電壓波動,可能會導致服務器宕機、永久性硬件損壞,甚至引發火災。按照國家標準,當電網出現零電壓時,風電機組必須保持?不脫網連續運行至少200毫秒,極端電壓時(1.35倍標壓)則為≥500毫秒?。項目配置的金風機組具備持續500毫秒的零電壓穿越能力,以及長達540毫秒的極端電壓穿越能力,顯著高于相關要求,有效保障供電穩定性,滿足數據中心高可靠、低時延的供電需求。

能源是AI算力的基石,而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將為AI的規模化應用提供持續的動力保障。金風科技將繼續催化“AI+新能源”融合,以高質量、高性能機組產品,以及更豐富的綠電解決方案,為綠色算力發展作出扎實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