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章冬瓜嶺風電場二期工程項目在35kV集電線路施工中取得重要突破。面對喀斯特地貌帶來的嚴峻運輸挑戰,項目管理團隊創新采用無人機運輸技術及多機型協同策略,成功完成4.63公里整塔物料運輸任務,有效保障了項目進度,顯著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環保水平。

該項目位于郴州市宜章縣五嶺山脈,屬陸地風力發電工程,35kV集電線路全線需建設22基雙回路塔(直線塔10基、耐張塔12基)。復雜的地形導致傳統運輸方式效率低下、植被破壞嚴重,且鐵塔基礎分散、租地協調困難。為破解難題,項目管理團隊周密策劃,做好沿途運輸路線踏勘,查找低空領域規范和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運行安全管理規則,在確保安全合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有作業力量優勢,組建無人機運輸團隊,創新實施“大型運重、中型運量”運輸策略,即大型重載無人機主攻50150KG鋼筋、塔材等大重量構件運輸,突破傳統重載瓶頸;中型無人機負責50KG以內的水泥、砂石及工器具等散件配送,2臺中型無人機編隊,實現每小時45趟次的高頻運輸,高效支撐施工全流程。經實踐檢驗,該技術預計將運輸主工序工期縮短至10天,項目整體運輸成本較預期降低20%。
項目團隊嚴控技術安全,作業前嚴格進行掛載測試、氣象預警、航線規劃等10余項標準化檢查,確保設備狀態與環境條件達標;飛行中,通過實時影像回傳、超視距航線防控及無人機間技術避障,實現飛行動態安全管控;在貨物卸載環節,嚴格執行安全距離脫鉤和雙人復核驗收等操作規范,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線。
此次無人機運輸技術的成功運用,構建了“輕重搭配、人機協同”的空中機械化運輸體系,為復雜地形條件工程建設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解決方案,有效避免了山地修路帶來的青苗賠償與生態破壞問題,有力踐行了綠色施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