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9日,海洋風能資源調查與評估指南國家標準工作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明陽風電集團召開。
該標準將對海洋風能資源調查和評估中的術語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檢驗規則等技術內容進行規定。通過標準化建設,將為大型海洋風電場建設提供可靠的基礎保障,推動中國風電加快進入“海陸并舉,全面發展”新階段。
中國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林聰介紹說,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初步估計海上風力資源能夠達到10億千瓦,是陸地上的3倍多。但是,建設海上風電場要面臨機組運行環境惡劣、施工吊裝難度大、支撐結構強度要求更高、防腐蝕要求更嚴格等問題。目前,國內外制定了系列風能資源開發利用標準,但涉及到海洋風能開發、利用方面的標準卻極少,現行標準無法滿足我國對海洋風能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因此,建立海洋風能評估模型和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在海洋風能開發利用中的支撐作用,是一項緊迫而又重要的任務。
明陽風電集團董事長張傳衛表示,明陽SCD3MW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已于2010年5月29日在廣東中山下線,并成功在華東沿海地區試運行,有豐富的海上風機吊裝、運行經驗,對標準的制定有積極的推進作用。明陽會全力支持標準的制定工作,爭取早日完成標準的制定。
會上,明陽風電集團被中國標準化協會授予“優秀協辦單位”。公司首席技術官曹人靖擔任《海洋風能資源調查與評估指南第7部分:海洋風能》國家標準工作組副組長,另有三位高級工程師作為工作組成員,共同參與編制。
此次會議由中國標準化協會會員管理及項目合作部主任趙偉凱主持。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辦公室主任葉盛林、中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陳榮真、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新能源分院院長李健英等行業內領導及明陽風電集團首席技術官曹人靖等30多人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