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3日,集團與成都市政府在成都簽署中材集團西部新材料生產基地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集團及所屬企業將在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投資30億元,重點進行復合材料、人工晶體、工業陶瓷、玻璃纖維等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
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市委常委劉超、副市長白剛,集團董事長譚仲明、總經理劉志江出席簽約儀式。譚仲明、劉超先后致辭,白剛與劉志江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儀式由成都市委副秘書長張小彥主持。
譚仲明在致辭中說,集團的產業主導思想與成都市發展的戰略要求高度契合,成都的區位、資源優勢,科學的、面向未來的發展規劃,良好的投資環境,必將為集團的發展提供不可多得的良好平臺。他表示,集團與成都市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集團在蓉各單位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持續健康發展,集團將以戰略合作協議簽署為契機,加大對集團在蓉企業的支持,著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為促進成都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劉超在致辭中說,新材料是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成都市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方面,積極予以推進。目前成都新材料產業已經具備了突破發展的較好基礎,正在步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西部新材料基地落戶成都,充分體現了中材集團敏銳的戰略眼光和對成都良好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是中材集團在成都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他表示,成都市將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全力支持中材集團在成都的發展,相信雙方一定能夠開創互利共贏的美好未來。
西部新材料生產基地位于成都市新津縣,中材高新年產10萬只石英陶瓷坩堝項目為基地的啟動項目,首期投資2.2億元,于2011年5月開工建設。此外,雙方還將在新能源、裝備制造、物流等領域進行合作。

成都是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已成為國家高科技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并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開展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試點之一。成都市經濟發展水平居西部第一,綜合實力居西部首位。2007年,成都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之后的又一個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具備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集團為國務院首批56家大型試點企業集團之一,在技術創新方面實力雄厚,具有投資、研發、技術、制造、工程承包、人才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優勢。截至2010年底,資產總額超過760億元,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45億元。根據集團“十二五”發展目標,到2015年,資產總額超過150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500億元,實現利潤總額超過150億元,科技貢獻率超過75%,海外營業收入達到集團總收入的50%以上。其中材料制造業方面,營業收入超過700億元。 “十二五”期間,集團將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此前,集團在蓉單位有3家,分別是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勘四川總隊和四川國統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成都市政府副秘書長向世勇、經信委主任何禮、投資促進委員會副主任周密、新津縣縣委書記巫敏、新津縣縣長王道明,中材股份副總裁、中材高新董事長劉燕,中材高新總裁閻法強,成都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焦烽,四川總隊總隊長王建,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江柄林,四川國統董事長張興昌,中材高新常務副總裁張偉儒、副總裁王忠,集團辦公室主任傅金光、材料制造部副部長曹勤明,中材高新總裁助理、中材高新(成都)太陽能新材料公司董事長吳翠珍,江西中材太陽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純等參加了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前,李春城會見了譚仲明一行,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