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管理學者Hill便指出,企業家的學習是一種最獨特的管理學習,它與一般經理主管和員工的在職培訓不同。首先,企業家的學習方式具有較強的途徑依賴性,與其教育背景、經驗經歷與個性存在很強的關聯性,在現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學歷越高的企業家對讀書的興趣越濃、體會越深,其次,企業家是一種屁股指揮腦袋的職業,你屁股沒坐到那個位置上,你永遠也不會有與那個位置相匹配的思維,企業家的學習內容與其企業所處的階段有著直接的關系。以餐飲業為例,一個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的總裁,關心的可能是戰略、創新、資本運作,自然會胸懷天下;一個酒樓的總經理,關心的可能是客戶需求、市場變化,但始終離不開吃喝二字;而一個街頭路尾的小吃店老板,又是廚師又是跑堂,腦袋里面自然就只剩下了鍋碗瓢盆。莊子說,夏蟲無以語冰,企業管理如此,企業家讀書也如此;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家是需要讀不同的書的,別人的良藥,可能是你的毒藥,每個企業家讀書都應結合自己的興趣、企業的需求,有所選擇、有所專一,這樣才能真正把書讀得進去,又讀得出來。
企業家讀書的目的是為增強自己的能力、完美自己的精神家園,而綜合國內外管理學家的研究,企業家的能力可以用圖1表示出來。
在企業發展的起步階段,企業家首先應該的培育是與企業規程相關的、通用性的能力,即人際溝通能力、人員選擇和培養的能力(Ⅱ類能力);其次是與企業規程相關的特定管理工具的運用能力、構建企業文化與價值觀的能力(Ⅰ類能力)。當企業發展到成長階段,企業家就應該強調與企業增長相關的獨特性的能力,即培育企業核心能力的能力和具有組織文化特性的能力(Ⅲ類能力)。當企業發展到快速成長階段,需要企業家在創新能力和創造遠景方面有所突破(Ⅳ類能力),并且強化對內企業家的培養(Ⅱ類能力)。而當企業發展到成熟階段,為了支持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關鍵是要提高其與企業增長相關的、通用性的能力,即變革管理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Ⅳ類能力),同時深化對獨特組織文化和核心能力的培育(Ⅲ類能力)。但這四種能力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企業家的個人修煉能力之上。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能力的作用強度及重要性是不同的,對企業家的能力要求也是在動態變化的。因此,草商、儒商和哲商所讀的書也應各有不同。
怎么讀:三種不同的提升路徑
一、草商——“急功近利”地讀書
據說有人曾向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求教:“企業家的責任究竟是使企業保持贏利,還是獲取利潤的最大化呢?”大師的回答是:“企業的首要責任是活著。”草商們正處于謀求生存階段,他們的首要責任是“活著”——讓企業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面前活下去,那此時草商們讀書的方向就應該是“急功近利”,缺什么補什么、能馬上運用的就學、能馬上創造財富的就學,否則以后再說。上文提到,對草商最重要的是Ⅰ類能力和Ⅱ類能力,而美國TrainingHouse總裁ScottB.Parry博士對IBM、AT&T、柯達等企業中的高層優秀管理人員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影響高層管理人員績效表現有12項關鍵能力,這12項核心才能也正是草商們讀書的最好索引:
1.時間管理與優先次序排列:根據既定的目標,包括組織與個人目標,將各種行動依其重要性排定實施順序與所需時間;隨時記錄時間的使用狀況,當目標發生變動或某項行動較預訂時間延后或提前時,立即修正;通過調整他人的行為來控制因個人優先級不同,對你所可能造成的干擾和時間的損失;尊重他人的時間和優先次序,以協商的方式向他們取得你所需要的時間;多運用他人的時間來完成工作,使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做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