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與大公司競爭時,常常犯下兩個致命錯誤。一是把時間與金錢花在力所不能及的生意訂單上,二是一味攻擊大公司的弱點。結果,既浪費了資源,又無法撼動大公司贏取訂單的優勢。本文介紹的方法,可以讓小公司集中優勢資源,攻打大公司優點,得以在根本上動搖它的競爭優勢,最后奪取訂單。
如果你為一個小公司做銷售,而它的競爭對手卻是一些大塊頭,那你將面臨很大的挑戰。挑戰是,在當今這個過度競爭的、害怕風險的買方市場上,大公司常常比小公司更具優勢。如果你是那小公司,就繼續往下讀。如果你是個大公司,也接著讀下去,你也許想看看小公司在如何對付你。
如果一個銷售團隊失敗了,不管他們是為小公司還是大公司做銷售,失敗的原因必是以下二者之一:他們沒有恰當地判定銷售機會,或者是他們被競爭對手打敗了。決不會有第三種情況。實際上,小公司可以具體地研究這兩種狀況,采取有效措施與大公司展開競爭。
判定銷售機會的價值
判定(Qualification)與質量(Quality)這兩個詞,具有相同的英語詞根。判定一個銷售機會的過程,就是判斷和確定此銷售機會的質量(價值)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確定銷售機會是否值得我們繼續為其付出時間和精力。
價值判定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次性工作。這就意味著你并不是只在開始接觸時對目標客戶的價值作一次判定。相反,你需要小心翼翼、持續不斷地進行判定。
這樣做的原因有很多:小公司在虧損中發現受到客戶的誤導;小公司在對目標客戶進行價值判定的過程中,事情發生了變化;目標客戶沒有預算了;影響目標客戶做決策的人調任他職了;今天聲稱要從一個小公司采購的買家,第二天又變卦了。
每個公司都必須擁有一套適當的價值判定標準,用來確定兩個問題,一是是否爭取某項生意,二是如何爭取這項生意。對于大多數公司來說,它們提供的每一項產品或服務不同,所處地域、競爭對手和市場不同,這套標準也會有所不同。
你在判定目標客戶的價值時,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向他們和自己問一些同樣的問題。例如:誰是真正的買家,即做最終決定的人?他們何時買?他們買什么?他們為何買?訂單會在他們公司的什么部門簽訂?我們的產品符合他們的要求嗎?決策過程是怎樣的?競爭對手是誰?我將要銷售的東西他們如何付款?我的獨特價值是什么?他們為什么向我購買?
對于那些同大公司競爭的小公司來說,價值判定的標準要包括有關目標客戶的購買偏好的問題。例如,你需要問自己,“我有什么證據表明目標客戶將會,甚至更重要地,已經同我這樣大小的公司做生意?”你還需要知道,目標客戶選擇供應商時,在公司規模、銷售收入或者財務能力上,有哪些必須遵循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