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措施方面,除了加強與電網公司的溝通協調之外,華能新能源還努力推行技術營銷、政策營銷。技術營銷策略中,密切追蹤各區域電網的要求規范,超前開展涉網改造、建立技術優勢,通過投運AGC(自動發電量控制)系統、風功率預測系統、建立友好型風場等措施得到電網調度政策的大幅傾斜;政策營銷策略中,聚焦東北限電地區的短板,緊抓國家對風電政策的鼓勵政策,積極參與東北富余風電送華北交易、開創全國首例發電權風火交易、試點開展大用戶直供。2013 年,華能新能源限電量同比降低4.82 億千瓦時;限電比例同比下降7.01 個百分點。
在大力開展營銷工作的同時,華能新能源針對早期投產風機容量占比大、設備故障率高的特點,重點加強設備管理和技改整治力度。針對普遍故障率較高的風機大部件開展公司系統內的全面整改;對出力不佳的風機開展針對性的功率曲線優化提升。通過大規模地開展設備治理,2013 年,在華能新能源當量容量增加20% 的情況下,風電機組故障率同比下降40%,減少電量損失超過1 億千瓦時。
在努力開源的基礎上,華能新能源針對風電企業財務費用在總成本中占比較大的特點,建立了覆蓋全面的月度資金預算與集中結算審批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總部集中融資的優勢,嚴控資金無效沉淀。同時通過發行債券、股票增發、融資租賃等多渠道融資控制資金成本。2013 年,全年平均融資成本同比下降0.56 個百分點,節約財務成本1.7 億元。
精管理——規范化水平邁上新臺階
針對管理基礎薄弱的實際情況,華能新能源著力加強制度建設,自2012 年2 月至今,新制訂、修訂制度100 多個,制度體系進一步健全,業務流程進一步規范優化。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強化預算執行過程的監控,預算執行率進一步提升;嘗試并建立月度經濟活動分析制度,提升經濟活動分析的深度,切實提高對生產經營工作的指導作用;加強商務規范化和標準化管理,進一步完善操作流程,采取打捆招標模式,提高設備商和施工隊伍的質量,有效降低工程造價;逐漸完善薪酬激勵機制,修訂工資總額分配辦法,全面推行企業負責人年薪制,加大前期、基建和營銷單項獎勵力度,開展艱苦地區補貼和地區差異補貼的試點工作。
華能新能源積極與同行業領先企業對標,開展“創一流”和管理提升,明確了創建具有國際競爭力世界一流華能新能源的總體目標;結合實際,提出19項專項管理提升方案,解決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扎實開展專項提升,將管理提升活動覆蓋到公司管理的各個領域,帶動公司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