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住的小區很破爛,住著很多窮人,二十年過去再看,發現很多孩子繼承著父輩對社會的抱怨和戾氣,也繼承了父輩的貧窮。而我也見過很多富人頃刻間財富化為烏有,但不哭不怨,二十年后卷土重來,這些優點,也潛移默化給了他們的孩子。
所以說,與其說很多富二代繼承的是錢,不如說他們繼承了這種心態!
4、富人養得起全職媽媽,能陪伴孩子更多
一個很現實的因素是,窮人家庭的父母經常需要忙于賺錢養家,每天疲于奔命,沒有很多時間來和孩子互動。而富有人家一般會有一個全職媽媽,全力陪伴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窮人家的孩子還等待媽媽回家的時候,富人家的小孩已經在上昂貴的早教班。
當然,我覺得這其實是貧富家庭差距最小的一點,因為陪伴更注重質量而不是絕對時間。不過,當你因為生計原因而不能早早回家陪孩子時,你一定會覺得富有是件好事。
我小時候居住的貧窮環境里,就有很多媽媽整天在外奔波,迫不得已幾個月就斷奶。而接觸過的富人里,很多媽媽都跑遍全城,尋找最高水準的鋼琴教師。貧富差距反映在教育上,是一目了然!
看到這里,請別說毛豆媽勢利,也別說毛豆媽嫌貧愛富,我自己就是窮人家出身,太懂得寒門學子有多不易。我又接觸過太多富人家的孩子,深知窮富兩類人群,差的不僅僅是錢,更多的是眼界、思維方式和教育理念!
我也想寫一些“只要媽媽全身心的愛你陪伴你就好、孩子你要自強不息”的雞湯文,可是在赤裸裸的現實面前,這些話蒼白無力到我自己都無法相信,更不愿意寫出來教授他人。
在我們這個階層固化嚴重的國家,教育從來就不是“小孩自己努力”就可以達到的事情,你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地方,都是貧富的比拼。你覺得富人的教育是靠真金白銀上點補習班,出幾趟國出來旅游就可以的?錯!優質人脈、思維方式、教育理念和陪伴時間都遠比人民幣更深刻地影響著你的孩子,并悄悄地完成財富的代際傳遞!
如果你家境一般,那么與其把希望寄托在這個不靠譜的教育體制上,例如“老師不計報酬的愛心”“超高的教學水平”“社會的支持”,還不如努力提高你自身實力,開拓眼界,站到更高的位置,為孩子打拼出更多資源——這個社會太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