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互聯網課程平臺的顛覆秘笈
2016-06-16
來源:商學院
瀏覽數:1138
數據顯示,2013 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 924 億元,預計到 2015 年將超過1600億元。隨著近幾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有可能迎來的一輪大爆發的看漲前景,各式在線教育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一度讓顛覆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標簽。
數據顯示,2013 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 924 億元,預計到 2015 年將超過1600億元。隨著近幾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有可能迎來的一輪大爆發的看漲前景,各式在線教育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一度讓顛覆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的標簽。
而在這股在線教育熱潮中,除了林林總總的創業者之外,BAT等互聯網巨頭的動向也被大家密切關注著——既然種種跡象都表明在線教育未來必將成為一種新的生態,那BAT就必然會染指其中。接下來我們要來關注的就是騰訊的在線教育產品——騰訊精品課。
“精品課”旨在打造精品
2014年1月7日,騰訊精品課正式上線運營,這是一個面向所有學習者的課程平臺。與此前的騰訊大講堂那種騰訊開放戰略背景下對外分享騰訊技術、產品和運營等經驗,側重騰訊內部經驗對外輸出的的平臺不同,精品課由騰訊自制和第三方提供兩種方式組成,內容目前偏重于實用技能和應試輔導。
騰訊網教育中心總監潘鴻雁介紹說,“之所以把這個平臺定位為精品課,是因為我們在進行用戶調研時發現,網友對于目前網絡上的教學課程詬病很多,認為多數課程視頻的質量讓人喪失觀看欲望。粗糙的課程設計、初級的拍攝方式、較低的分辨率都是阻礙用戶接受網絡學習的障礙。”
為了能讓學習者們體驗到高品質的課程內容,騰訊精品課設立“精品課程規則”,對開放接入的課程會進行三道審核。首先對視頻內容進行審核,確保內容中不會出現低級錯誤,其次審核視頻的質量和畫面呈現等觀賞性標準,最后將對課程的標題、簡介及課程知識構架
等教學內容進行審核,以確保課程能夠達到平臺所要求的基本品質。
騰訊精品課的自制課程是由騰訊教育與優秀教育機構、名師合作打造的獨家高品質課程,一方面是從媒體對內容的敏感度出發,選擇一些易為大眾所接受的通用課程,提升普通網友對平臺的關注度;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這些定制課程為第三方合作伙伴傳達精品課的可見標準,從而不斷促進平臺整體內容品質的提升。
課程的分類邏輯是精品課平臺的另一特色:在上線伊始,精品課主要包含考試、求職、IT技能、外語等六大分類,126個三級分類;在經過了半年多運營后,騰訊精品課對此分類進行了調整,改為按個人成長階段來進行分類。“從在校期間所需的一些知識,包括升學考試、職業技能、語言培訓,到求職就業所需要的職場禮儀、通用知識、創業培訓等;最后是生活中興趣文化等方面。這些分類基本覆蓋了目前中國網絡學習大部分用戶群體的需求,未來也會根據用戶的訴求進一步完善。”騰訊精品課主編付金懋介紹說。
個性化和特色渠道是后發制人的秘技
“學習個性化問題是騰訊精品課籌建時就考慮到的問題,也一直努力落實在產品功能上。”付金懋表示,“騰訊精品課具有用戶訂閱課程分類及課程提供者分類的功能,這些訂閱的內容也在騰訊的各種產品端作為個性化入口內容予以展示。比如QQ登錄之后彈出的迷你
新聞頁,在教育頁卡下的精品課內容就是根據每個用戶訂閱的分類進行不同展現的,讓用戶看到的內容最大可能地貼合自身需求。而對于沒有進行訂閱的用戶,精品課自動選取受眾度高更新快的課程進行推薦。”
騰訊精品課作為在線學習類平臺,抓住精準人群是平臺成功的關鍵。因此,騰訊精品課與騰訊各內容產品進行深度整合,如在騰訊教育頻道的高考欄目中開設高考課程板塊,在高考的新聞頁中推薦高考相關課程,這種用戶精準推廣模式,使騰訊精品課的注冊用戶在上線
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已突破2000萬。騰訊精品課也將繼續根據用戶學習特性的大數據,逐漸建造出個性化學習模型,讓每個人暢享互聯網學習的便利和個性。付金懋介紹,“當用戶訂閱的課程進行更新或有課程優惠活動時,貼身提醒功能都會第一時間推送到用戶的終端。同時實現一個課程學習一個云端同步,無論用戶在哪個IP或PC或手機端,只要登錄了精品課,再學習的時候都能接續上次的內容,可以保證學習的連貫性。”
- 閱讀上文 >> 人造節低價營銷能否破局?
- 閱讀下文 >> 任正非:盤子變大,人員效能也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