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精準營銷的悖論,來自寶潔的反思
2016-10-17
來源:商學院
瀏覽數:1209
在截至今年6月的上一財年中,寶潔全球廣告開支達到7.2億美元,今年計劃增加5%。寶潔表示,將在Facebook上調整精準投放廣告的比重,同時同步加大數字平臺和傳統平臺的廣告開銷。
在截至今年6月的上一財年中,寶潔全球廣告開支達到7.2億美元,今年計劃增加5%。寶潔表示,將在Facebook上調整精準投放廣告的比重,同時同步加大數字平臺和傳統平臺的廣告開銷。華爾街日報援引相關人士消息稱,因投放效果并不明顯,寶潔很可能會縮減在Facebook上“精準投放”的廣告費用,并加大對電視等傳統媒體的投入,消息傳出后Facebook股價應聲下跌。
寶潔對精準營銷的新態度,難免令人想起前不久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雄心勃勃地提出,將增加新媒體在項目營銷推廣工作中的比重,提高新媒體營銷精準投放的效果,新媒體費用須達媒體推廣費用的70%以上。這一消息對于新媒體營銷的狂熱信徒而言,也許是個值得警惕的信號。
精準營銷,真的夠精準嗎
品牌越大,你就越需要最廣大的受眾,而不是更小的目標群體,分析人士認為,精準廣告更適合用在游戲App,或者一些需要吸引當地用戶的小生意上。
對于像寶潔這樣Mass級產品而言,如果精準營銷只是針對一小部分特定人群,不足以支撐傳播影響力的效果,他們需要影響到幾千萬級的消費者。過去幾年,寶潔發現在Facebook上他們需要觸達更廣大的受眾。有些案例已經證明了這么做是有用的。比如,寶潔推出了一款新品空氣清潔劑,把廣告精準鎖定在寵物擁有者和家庭,但是銷售上不去。但是當他們把廣告受眾面擴大到Facebook和其他地方所有18歲以上的人群,結果銷量大增。
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精準投放策略,一度被認為代表了廣告行業的未來趨勢。但精準營銷能做到多精準?以目前精準投放使用的一種常用算法“協同過濾”為例,它通過經驗來分析用戶興趣,在用戶群中找到指定用戶的相似興趣用戶。而這種“經驗”,實際是綜合這些相似用戶對某一信息的評價,來形成系統對該指定用戶對此信息的喜好程度預測。
而今天,網絡用戶行為習慣的瞬息萬變和碎片化愈加明顯,對用戶行為的數據掌握和挖掘也變得更加重要、更為復雜。目前以協同過濾為算法的精準營銷無法匹配到真實的個體,而是一些以ID為中心的統計學平均值,還談不上“精準投放”,甚至會轉而變成避之不及的“垃圾信息”。
在此前有媒體發起的“微博營銷對90后影響”的項目調查中發現,相比于其它微博營銷方式,受訪者看到的精準投放類廣告信息比例較低,只有36.7%。并且推送類廣告的參與度也較低,只有29%。同時,受訪者認為推送類廣告對他們的影響力和有吸引力是最低的,比例只有18.3%和11.1%。這說明精準營銷這種“簡單粗暴”的推送方式,并沒有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
愛點擊首席營銷官唐敏表示,廣告主想要將“垃圾營銷”變成真正的“精準營銷”,需要實現“實時數據+多維數據”的結合。比如:某用戶在半年前搜索過汽車產品,購買產品的半年后,如果依舊為該用戶推送該汽車產品,對用戶而言,這類過時的信息就是“垃圾”而非“精準”;某用戶在網上搜索了防曬化妝品,同時在社交網站上分享旅游攻略,又在電商網站上瀏覽了旅行箱,以及旅游垂直網站上搜索了機票等關鍵詞,那么這個用戶有可能最近在準備旅游,涵蓋搜索、瀏覽、社交、廣告和電商等多維度數據充分體現用戶的多元興趣,這個用戶可以同時是化妝品、旅游服務產品、戶外產品等多個行業的潛在用戶,這就是多維數據。
“實時數據能更好地把握消費者最新的興趣點。我們從各個渠道收集的數據都是用戶過去一個月的數據,基本上每6個小時更新一次。”唐敏表示。
此外,應對碎片化的網絡用戶信息,“程序化購買”是關鍵,精準營銷只是程序化購買的一部分。這一點在用戶基數大、媒體數量多、網絡設備發展迅猛的中國市場尤為明顯,而鎖定PC+移動跨屏時代的程序化購買可以很大程度上讓廣告主最大化的觸及目標用戶,從而達到精準營銷。
“程序化購買”:在傳統的人力購買模式廣告投放過程中,廣告主需要預先制定半年到一年的預算框架,其后需要進行媒體排期。一旦合作細節敲定之后,廣告的投放相對固定,如中途變動,流程將會比較復雜。而通過程序化購買的廣告位,廣告主可以隨時進行購買,購買之后立即可以進行投放。投放形式、投放時間、預算分配均更加靈活,提升廣告投放效率,減少人力談判成本。
精準投放,也許你只做對了一半
寶潔是全球最大廣告主之一,Facebook是號稱全球最大的精準投放平臺,兩強聯合,效果卻并不盡人意。或許其中的癥結在于,對精準營銷,很多廣告主錯誤的理解為,只要媒體幫我找到目標受眾就可以高枕無憂,坐等銷量激增了。
“精準投放不能為你的最終營銷結果負全責。”知本策略首席策略長譚澤薇表示,“精準投放只回答一個問題:媒體是不是將我的廣告投給了我明確定義的消費對象?換句話說,精準投放是要幫我找到我要找的目標受眾。找到之后,營銷還遠遠沒有結束。我還要與受眾表意、溝通,這點往往是廣告主容易忽略的。”
唐敏也表示,媒體投放只是其中一部分,精準營銷并不是營銷的全部。即使品牌的宣傳信息準確落在目標客戶上,也并不代表能成功將用戶轉化為客戶,這就需要根據渠道的優勢和特點去做創意和規劃方案。如果投放的只是傳統廣告的形式,而不去根據媒體的屬性做一些互動性和創意,就是沒有利用好這個媒體,這就如一個態度冰冷的服務員給你上對了菜,對消費者來說也會如鯁在喉。因此營銷者需要考慮的是一整套的營銷策略,在不同的營銷階段中對癥下藥。唐敏認為,無論是廣告主還是營銷專業人士,都應在制定清晰的營銷目標后,關注整套營銷策略,而非單純是媒體投放。特別是如同寶潔這類快消品行業,產品及零售的體驗如何與媒體策略互相配合,這將是精準營銷成功的關鍵。
- 閱讀上文 >> 未雨綢繆,做好品牌資產積累
- 閱讀下文 >> 究竟該怎樣稱呼“共享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