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雷軍:1000億銷售額只是小目標 不是放衛星
2017-02-09
來源:第一營銷網
瀏覽數:890
“我們今年提了個小目標,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有人說我是放衛星,但從小米的基本功來看并不算難。將小米的業務拆解來看,很多業務都超過了100%的增長。”
“我們今年提了個小目標,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有人說我是放衛星,但從小米的基本功來看并不算難。將小米的業務拆解來看,很多業務都超過了100%的增長。”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2月9日的2017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回應了此前外界對小米提出1000億銷售額的質疑。
雷軍認為,如果用一個詞形容自己的2016,那將是“迷茫”,這種迷茫包括,大家對小米的期望值太高,小米的轉型和創新,以及如何尋找新的盈利模式等。
“要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
雷軍講述了自己剛剛創業時提到的一句話,“當臺風來的時候,豬都會飛。”他認為,當一個歷史機遇來臨的時候,擁抱機遇和變化是一個企業家最重要的事情。
雷軍回憶了自己20多年的創業經歷,并稱,此前堅信的理念是“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厚積薄發”。但多年之后,他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認為“要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并將兩者有效結合。
他還指出,“風口的豬本質在豬上”。每一個創業者,不要將自己當成企業家,要把自己當“阿貓阿狗”看。
“每一個創業者在走向成功之旅的過程中,都是歷經坎坷、歷經折磨、歷經各種誤解、委屈、抹黑,他們都是披荊斬棘,一點點走出來的。”雷軍稱。
小米的補課、減速和調整
針對目前外界流傳的小米的相關負面新聞,雷軍解答了小米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第一,超高速、爆炸性增長之后的主動挑戰。小米在經歷了創立以來的高速成長后,是否存在應該做和沒有做的事情,應該做好但沒有做好的事情。
“去年年初我們提出了‘補課、減速、調整’。因為我深知再這么下去,再高成長幾年時間,當積累的問題更多的時候,很容易崩盤。”
第二,怎樣能夠系統化地提升運作效率,而不僅僅是銷售環節。小米創業初期運用了高效率的模型,在市場營銷環節里采用了電商模式。但在依托電商平臺將規模最大以后,小米如何突破商業模式的障礙。
在雷軍看來,第二個問題是小米的最大問題。“怎么突破電商的障礙,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經歷的恐慌、迷茫,到看到希望的全過程。我覺得這個問題最難的一點是什么?是怎么在我們推崇的效率模型下走出電商。”雷軍稱。
“小米的商業模式不應該是電商,應該是新零售。”雷軍指出,電商其實是新零售的一種,新零售的本質是用互聯網思維重新武裝整個零售業,使零售業具備高效率。
“我們在辦小米的時候,我們定義的商業模式就是科技業的無印良品,我們就是要保持一定品類的豐富度,使小米這個整體的商業模型成為閉環。” 雷軍稱,當時很多人,包括小米的員工認為小米不行了,在這種焦慮下,小米推出了小米的線下零售店“小米之家”,目前“小米之家”銷售20多種小米產品。
東西便宜不一定不好
在雷軍看來,基于他多年的創業經歷,小米最大的優勢是“互聯網思維”。
基于此,他認為,目前很多企業和創業者所創造的產品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主要是當產品進店成本增加后,企業是通過提高價格增加利潤,還是通過偷工減料增加利潤。
雷軍認為,“本質的問題是提高整個中國社會的運轉效率,進行效率的革命,從而把更多的錢投到研發、創新、產品的制造環節里,這就是我看到的解決方案。”同時,能夠系統化的提升運作效率。而運作效率的提升不僅僅是銷售環節,而是每個環節。
雷軍指出,小米的模型是“鐵人三項”。一方面要把硬件做好,一方面要把新零售做好,另一方面還要把互聯網服務做好,和用戶做朋友。
針對小米手機的價格低廉, 雷軍則回應,東西便宜不一定不好,“如果大家認為這是錯的,我愿意錯一輩子。不管有多少人勸我,我打算一條路走到黑。”
“最孤獨的感覺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勸我把小米產品賣貴一點,我覺得大家不了解我的想法和追求。”雷軍如是說。
- 閱讀上文 >> 董明珠暢談新年小目標 將攜手銀隆進軍汽車空調
- 閱讀下文 >> 蘋果獨占全球智能手機利潤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