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們與某一領域的領頭羊企業合作,做一個新系列產品的開發。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員工為了應付上級,草草了事,與領導的重視形成巨大反差,而領導在立完項后,根本見不到人影,理由是太忙。
我們給企業發了一份詳細的調研計劃,說明需要企業配合的事項、人員以及時間,但在執行過程中產生了諸多偏差,導致我們想要的信息大打折扣,只能更多地走訪市場。
更讓人崩潰的是,經歷過兩個月的奮戰,項目即將圓滿完成,客戶卻通知我們,最高領導不贊同這個項目。此情此景,真讓人欲哭無淚。對于企業來說,浪費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市場機遇,一旦錯過就再也沒有了。
筆者雖然一直奔波在路上,但還是啃下了一本書——《敏捷革命》,作者是來自美國的杰夫·薩瑟蘭,是全球“敏捷之父”,20年前他創建了用于管理軟件開發項目的“敏捷開發”方法。書中的觀點使此時的筆者感悟頗深。
敏捷開發的英文是Scrum,本意是形容橄欖球比賽沖刺達陣。看過橄欖球比賽的都知道,一場比賽會有很多次沖刺,每次Scrum都需要團隊內所有人的協作,方能達成目標。
人們喜歡把傳統行業的企業貼上“思想固化”的標簽,把新興行業的企業貼上“互聯網+”標簽。但我認為,區別企業是否傳統的關鍵不在于行業,而在于效率。對內,效率的背后透露的是企業內部運行的機制和團隊管理的戰斗力;對外,效率代表著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效率低,哪怕在新興行業,也依然是傳統企業;效率高,哪怕是在傳統行業,也是新型企業。
那么,身為傳統企業,該如何轉型,來獲取更為強大的生命力?
大部分效率低下的傳統企業都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項目管理,企業內部的協作多是跨部門,溝通障礙極多,員工缺乏激情,很多項目最后被迫流產。這種“瀑布式”的項目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下快速變化的環境,所以傳統型企業必須要進行一場徹底的革命,我們稱之為“敏捷革命”。
要想革命成功,需要把握四個關鍵點:
1.以項目為單位進行團隊組建,用項目目標來驅動員工。
此次我們做的是一個產品開發項目,需要甲乙雙方配合,但企業內部沒有成立真正的項目組,具體的對接人沒有明確,內部協調經常出現問題。
在《敏捷革命》這本書里,作者提到,觀察一個企業內部管理是否到位,只需問員工屬于什么組織,優秀的管理下誕生的回答是“我屬于某項目組”,而落后的管理下誕生的回答是“我屬于某部門”,或者干脆是“我不知道屬于什么組織”。
一個優秀的公司應該是由許多項目組來構建的,每一個項目組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這些項目組的目標才是企業內部團隊成員的真正動力。對于普通員工來說,公司的大目標往往是起不到這個作用的。
2.把每個大項目切分為一個個沖刺,及時檢查和調整。
Scrum通常會把整個大項目切分成一個個沖刺,這樣有利于項目的及時檢查和調整。
這些沖刺一般定為1—2周,每一個沖刺目標達成后,都要召集項目團隊成員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根據收集的信息,做出適當的調整。
3.白板+“每日立會”,促進信息透明化。
敏捷的本質是信息共享的效率,這些信息需要展現在大家看得見的白板上,包括:
(1)每次沖刺的待辦任務;
(2)當前已經完成的任務。
老板和團隊成員都可以直觀地看到當前的沖刺在做些什么以及進度如何,保證每個人所看到的目標和離目標的距離都是一樣的,這就是信息共享的目的。
“每日立會”的意義在于,為團隊提供一個固定和高頻的反饋渠道,同時不會影響沖刺效率。
5人左右的團隊,每天花5—15分鐘進行站立會,每個人只需回答3個問題:昨天完成的任務,今天的計劃,需要的支持。會上不展開討論,具體問題找時間專門解決。
當然,“每日立會”也可以看成開賽前的儀式,提醒每一個人,開完會今天就正式開工了,解決進入工作狀態慢的問題。
每輪沖刺完成后,都需要去做復盤,踩過的坑、吃過的虧都要共享,形成本次結果優化下次沖刺的良性循環。
4.打造團隊的幸福感。
除了以上所說的執行步驟,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點,就是對團隊中每個人幸福感的關注。
工作中的幸福感來自什么?
錢肯定是一方面,但是功效不可持續。工作氛圍輕松?團建活動豐富?都算,但都不是最主要的。
只有對工作產生一種自主感、掌控感,才會讓人感到幸福。我們經常遇到一個問題,整個團隊看似運轉良好,卻往往在一個項目結束后,容易出現人員變動。
如何避免被這種表面上的風平浪靜,甚至順風順水的假象所誤導?
常見的做法是,以年度或半年為單位,讓直屬領導和HR一起做一次員工訪談,去了解員工的問題和想法。
而“敏捷”提倡的是,每次沖刺復盤都要通過以下問題詢問團隊成員的感受:
(1)你對自己在公司的角色感覺如何?
(2)你對公司整體情況感覺如何?
(3)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4)在下一個沖刺階段中,什么事情會讓你感到快樂?
作為團隊的leader,要對這幾個問題保持敏感,至少團隊中的每個人對這4個問題的答案在你心中有個預判,同時要以弱化形式感的方式及時對預判進行更新。只有這樣,才能感知到團隊中關于人的潛在風險。
關于敏捷革命,我認為通俗的理解就是,打破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建立一個敏捷的項目運作模式。公司的任何事情,確立目標后拆分至一個個短期目標,通過已完成的結果反饋,再去持續改進過程。這是一套通用的流程,不僅僅適用產品開發,在企業任何項目上都能夠適用,在個人效率的提高上也可以適用。
敏捷革命,實際上是一場高效做事的思維方式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