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還是要依靠文化。公司文化是對事不對人,而且非常務實,這讓搞小團隊沒有任何作用。以前在腦白金那邊,經常發生一個人升升降降好多次,從VP降到經理,又從經理降到普通員工,再從普通員工提升到副總經理。最后大家對公司文化都很了解,也都明白搞小團隊沒有用,事情做不好就什么也不是。
當然做保健品時,會存在一些“諸侯”。“諸侯”之間也會有關系好壞之分。但是這些都是小矛盾,不會影響大局。有時候可能分公司之間的矛盾也很深,但最終還是業績說話。
巨人網絡的“諸侯”力量就很弱。巨人網絡是產品為王。唯一的可能是產品事業部之間有矛盾,但是研發高管之間的關系又都很好,很多人在來公司之前就是很好的朋友。有一些事業部做得好些,有些事業部做得差些,但這都沒有影響到他們之間的關系。
即使遭受很大挫折,史玉柱為何能讓巨人團隊一直不散
我覺得有三個方面原因很值得一說。第一是史總本人的包容性。比如巨人東山再起時,他叫回來了很多人,包括很多“老巨人”。這些人之前的表現并不是都那么好。也有人甚至在走的時候都沒有打招呼。各種情況都有。但是史總看的還是大方向:第一,人品有沒有問題;第二,他是不是可用之才。如果這兩方面都符合,即使有些小毛病、小問題,史總也會不計前嫌,畢竟人無完人。史總經常跟我們說,只要這個人能用,品質還可以,就大膽用。這是他用人的原則。
第二,史總個人能力很強。他基本上能讓大家覺得,跟著他能夠有發展。哪怕是在公司不行的時候,他也有很強的勢能,讓人覺得,跟著他做,比自己單獨做要好。如果大家都認為,跟著你還不如我自己搞幾條槍,自己做,那這個團隊就不行了。
第三,誠信。他對自己的團隊,說到做到。我答應給你的股份和期權,不管后來發生了什么變故,只要有承諾,一定做到。
這三點也會延續到巨人網絡身上,所以新公司的團隊也會很穩定。
網絡游戲這個行業流動性很大。但從創業到現在,我們的高管還沒有走掉的。
如何避免一個穩定的團隊和組織產生惰性要有嚴格的業績考核,還要獎優罰劣。
其實在巨人網絡上市之后就產生了一些這樣的情況。因為是上市公司了,好像大鍋飯,而且很多人也有期權了,似乎偷點懶也沒什么。
這時候就要根據業績獎優罰劣,這方面要心狠。史玉柱經常在我心軟的時候在我身后叫:不能心軟,一定不能心軟,要說到做到,要下得去手。
他在這方面還是很“酷”的。在腦白金那邊,業績考核,有些分公司經理幾年做下來,竟然是負數,倒欠公司錢,史總能做出來,只要你沒做到,對不起,倒欠公司。還有連環擔保,你做的不好,那不好意思,你的擔保人,你擔保人的擔保人,都倒欠公司錢。我們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考核體系,比如考核銷售額、投入產出比,還有每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產出等。這樣大家不努力不行,不努力拿不到錢,還倒欠公司錢,甚至會被公司淘汰。
現在,巨人網絡也一樣。我們把核算單位拆小,拆成事業部,一個產品一個事業部,所有的市場投入、研發投入都攤進去,最后算你賺錢還是賠錢。如果做得好,重獎;做不好,重罰。用這種方法來杜絕惰性。
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老巨人初期的文化,理想主義色彩很濃郁。現在很多人說,巨人和史玉柱好像很少談愿景、很少談長遠目標了。以前的老巨人,我們愿景談得太多,長遠目標也談得太多,如我們要做中國的IBM,要做中國的藍色巨人。后來摔了大跟頭之后,開始總結原來的公司文化有哪些問題,開始慢慢變得扎實,越來越扎實。現在我們很少談十年二十年后公司會怎么樣,但我們會談明年。眼前、今年、明年,最多也就談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