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是一切為達成雙邊或多邊一致的過程,談判的行為包括其間的語言表達或其他-----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而又往往是非常重要的-----行為活動。達成一致的過程事實上就是談判的雙方或多方心理狀態趨同的過程。
談判包涵的范圍很廣,除了一般所說的商業談判、政治談判,小孩向家長要求買玩具是談判,教育學生改正缺點是談判,甚至追求女孩子也是談判。談判具有強烈的目的性-----達成目標,即達成雙邊或多邊需求的一致。
過程技巧是談判的一個重要技巧。把握談判的過程技巧,就是把握“雙方或多方思想趨同”-----這一過程中雙方/多方的心理變化過程的技巧。
談判過程技巧的要決就是:對談判的局勢暨雙方(或多方)心理狀態的判斷、把握和引導。
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連環計
讀過《水滸》的人對西門慶與潘金蓮這兩個人物應該不會陌生,書中通過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情節,把談判過程技巧之精髓演繹得淋漓盡致。從這個意義上分析,施耐庵可謂深諳談判之道的行家。
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計策是王婆定下的。這一計策,層層深入,滴水不漏,進可攻,退可守,可謂精妙絕倫!可以為我們學習談判提供良好的范例(聰明的女人很可怕!)。
王婆設計的十個步驟一個不能少,而且要絕對遵循其先后順序(過程性)。十個步驟如同計算程序的流程,少了一個就得不出正確的結果(勾引成功)。王婆設計這一過程正好引導了潘金蓮的心理逐步接受、合拍(計算出正確的結果-----勾引成功)。不可操之過急,“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不可拖拉遲緩,否則錯失良機。這十個步驟環環相扣,層層鋪墊,步步為營,層層推進,真可謂經典!就算潘金蓮無意,也不會落下輕薄的口實(“買賣不成仁義在”)。
以下是王婆向西門慶口述的十步連環計:
步驟一是潘金蓮答應給王婆做壽衣。
步驟二是答應在王婆家做。
步驟三是第二天繼續在王婆家做。
---先看這前三個步驟。這些步驟是通過由淺到深的過程來判斷握局勢,前后銜接,層層鋪墊,同時這三個步驟又是為西門慶和潘金蓮見面做鋪墊,這是引導過程。
步驟四西門慶和潘金蓮見面了。
步驟五步西門慶和潘金蓮達上話。便是短兵相接,慢慢開始了,這是最重要(不相見/接觸,如何勾引),也是最平常的步驟,精彩在后頭。
步驟六潘金蓮默認答應一起吃飯。請注意:開始布局了。
步驟七是王婆出門買東西,潘金蓮和西門慶單獨在王婆家。注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局勢判斷,也是一個重要的伏筆,同時也是很驚險的一步(若是潘金蓮起身回家呢?當然,通過對局勢的判斷,王婆吃定了潘金蓮)。
步驟八是同桌吃飯。這一步驟相當關鍵,萬不可當成是王婆和西門慶在閑聊,他們是在用閑聊的方式,完成了對潘金蓮極其高明的叫賣。這一步驟的精妙在于運用“隨風潛入夜”的手法達到了向潘金蓮推銷的效果,從而影響潘金蓮的心理判斷(相當于一個銷售員對客戶說:“我的公司很有信譽,我的產品一級棒。”)。
步驟九是吃得正香沒酒了,王婆去買酒,順便把門也關了。這一步設計的很絕!相當于推銷中的促成成交。這一步驟的精妙在于火候把握精準和簡單有效的要求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