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適用于地調/縣對區域所轄新能源場站、分布式電源、微電網的并網調度管理,新能源并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計算機硬件設備主要部署在安全I區、安全II區、安全III區,滿足《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對系統部署的安全管理要求。
本應用方案系統結構示意圖如下所示:
如上圖,系統由新能源主站(監控中心、集中功率預測中心、應用服務中心),新能源子站、分布式能源并網監控終端或發電并網接口一體化裝置和通信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新能源主站監控中心部署在安全I區,硬件設備由2臺數據服務器、1調度監控工作站、I區交換機等組成,通過服務器接入電網的新能源場站、微電網、分布式能源電源并網點電氣實時信息,經校驗和處理后存儲監控中心數據庫,同時系統與調度自動化系統(EMS)、配電自動化系統(DAS)進行數據交互的接口,完成新能源日前發電計劃曲線上報,以及接收EMS有功功率、無功/電壓控制曲線及調度協調控制指令。監控中心經防火墻,與II區集中預測中心進行數據交互的接口,轉發各子站、并網點的實際功率、運行數據、實測氣象等數據,并接收集中預測中心的功率預測結果數據。
新能源集中預測中心部署在安全II區,硬件設備由2臺數據及應用服務器、2臺功率預測服務器、2臺調度管理工作站、II區交換機等組成。以分布式區域數值天氣預報、區域地形地貌、區域實測氣象、區域各個并網點的輸出功率歷史數據等數據,采用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建模技術建立解決不同電源方式、不同地形地貌的發電功率預測模型,進行該區域的產站、分布式及微電網并網點的短期、超短功率預測。同時接收所轄區域內各個子站短期功率預測、超短功率預測結果數據,并負責結合區域用電負荷預測和光伏站發電功率預測,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建立自動化模型,對區域的等值負荷預測進行評估,輸出基于新能源發電波動性的等值負荷預測結果,然后通過防火墻發送至I區。
基于監控中心和集中預測中心的數據發布,系統在III區建設的WEB應用服務中心,硬件設備由1臺數據采集服務器、1臺WEB應用服務器、III區交換機等組成。提供各個子站運行監視、發電信息統計、未來發電功率預測曲線和數據查看、查詢等一系列功能,供各個子站管理人員通過服務用戶名及密碼查看自己電站運行情況、歷史發電功率及電量、未來發電功率預測、天氣預報和實測氣象等信息。同時應用服務中心還負責接收區域及區域各個子站數值天氣預報然后通過隔離裝置發送至II區,并匯總分布式電源通過無線公網上送的數據,然后通過隔離裝置發送至II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