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歐盟戰略能源技術路線圖——風能
(一)編制背景與過程
發展低碳經濟模式是歐盟追求的前瞻性目標之一,歐盟針對這一目標設立了一套廣泛的政策架構,包括達到2020年氣候和能源目標及制定碳排放交易機制等,歐盟將風能作為實現上述目標的戰略性能源技術之一。內部成員國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頒布積極政策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成為世界風能發展的中心。現在歐盟作為一個整體不僅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風電裝機容量,而且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風電技術和全世界最領先的生產能力,并且已率先開始發展海上風能。截至2011年,歐盟全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接近100GW,占世界總裝機的近40%,風力發電量達到2040億kWh,能夠滿足6.3%的電力需求。
為加快具有成本效益的低碳能源技術的開發和部署,歐盟委員會于2007年11月底提出了一份綜合性能源科技發展戰略——歐洲能源技術戰略規劃(European Strategic Energy Technology Plan,SET–Plan)。為配合SET–Plan的實施,歐盟從2008年開始草擬SET–Plan關鍵能源技術路線圖,在與歐洲各能源技術平臺、行業協會及成員國等開展持續的討論后,于2009年10月公布了作為未來十年行動計劃的七個低碳能源技術路線圖(風能技術路線圖是其中之一),圍繞歐洲能源體系,構建了到2020年時轉型為低碳經濟的愿景,以提高技術成熟水平為目的,以使這些技術能在規劃期至2050年期間達到較大的市場份額。其中對風能領域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風力發電在歐盟終端電力消費中所占比例提升到20%。
SET–Plan路線圖對每項低碳能源技術均提出了戰略目標、技術目標和將在未來十年實施的研究、開發、示范及市場推廣行動,同時,對實現上述目標公私部門所需要的投資額進行了預估,并對每項行動提出了需要達成的關鍵性能指標,以利于 考核評估。路線圖將這些行動分成了三大類:
1.研發計劃。包括:研究機構及大學等部門開展的基礎與應用研究項目、小規模中試項目和材料、部件的測試設施項目。
2.示范計劃。由技術的實際測試與大規模示范組成,特別是驗證技術全規模可行性,為技術從研究向市場轉化搭建橋梁。
3.市場推廣措施。將產品從示范階段向市場成功轉化,這類型行動項目涉及到對有可能成為未來能源體系支柱的一些關鍵概念進行可行性示范并積累經驗,如可容納不同電源的虛擬電廠、城市大規模光伏系統及其他節能措施。
(二)主要內容
1.戰略目標
提升風能技術競爭力,促成近海和深海資源潛能的開發,促進風力發電的并網,到2020年使風力發電在歐盟終端電力消費中所占比例提升到20%。
2.技術領域
路線圖提出了四個技術領域:新型風機和零部件、大型和深海(>30米)風機基座結構技術、大規模易變型電源并網技術、風能部署的資源評估和空間規劃,并指出了技術方向和行動計劃(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