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與電氣火災監控設備相配套的ARCM系列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負責被監測線路的參數上傳。監控探測器主要將電壓信號、電流信號和剩余電流信號經過互感器隔離調理之后,進入電參量采集模塊,將采樣計算好的數據上傳到MCU處理單元,MCU處理單元對接收到的數據作進一步處理,并采集溫度檢測模塊的溫度信號,數據處理完之后與之前設定的保護參數進行比較,判斷是否出現故障,并將數據實時顯示在LCD或LED顯示屏上。如果發生故障將會根據之前的設定故障處理方式進行處理,保護供電安全,并觸發聲光報警通知工作人員,并將故障類型、時間和參數存入的存儲芯片內。另外,MCU處理單元也接收聯動輸入模塊傳來的消防聯動和煙霧聯動的信號,與消防系統配合,遠程切斷電源,防止火災的發生。MCU處理單元通過雙通信模塊可以與兩個上位機系統進行數據交換,方便上位機對裝置的監控,并保證兩個系統互不影響,同時可減少系統投資成本,方便后期維護,方便電氣火災系統的普及。
4 注意事項
4.1 適用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配電系統的保護接地形式
1) 配電系統的接地形式
TN系統的定義:電力系統有一點接地,電氣裝置的外露可接導體通過保護線與該地點相連接。
TN系統可分為:TN-S系統,整個系統的中性線(N線)和保護線(PE線)是分開的;TN-C系統,整個系統的中性線和保護線是合一的;TN-C-S系統,系統中有一部分的中性線和保護線是合一的。
TT系統的定義:電力系統中有一點直接接地,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通過保護接地線與電力系統接地點無關。
2) 不同的接地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安裝時,必須嚴格區分N線和PE線,三極四線式或四極四線式的N線應接入剩余電流互感器。通過互感器的N線,不得作為PE線,不得重復接地或接設備外露可接近導體。
在TN系統中,必須將TN-C系統改造為TN-C-S,T N-S系統或局部TT系統后,才可安裝使用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在TN-C-S系統中,監控探測器只允許使用在N線與PE線分開部分。
4.2 剩余電流互感器的安裝
1)剩余電流互感器穿線
剩余電流互感器在穿線前應分清電網中的相線,N線以及PE線。相線和N線必須一同穿過剩余電流互感器,PE線不能穿過互感器。在系統中,如果N線未與相線一起穿過互感器,一旦三相負載不平衡,N線將有電流流過,探測器檢測到電流信號,即發生誤動作。不同回路間的N線不得多點相連或重復接地,否則會造成誤動作,在系統試運行時出現漏電流值過大而出現報警,很大一部分均是由此類情況造成。如果PE線同N線及相線一起穿過互感器,也會造成監控探測器的拒動作或誤動作。
也并非所有的剩余電流監測都需要將相線穿入互感器內,TN-S系統的總剩余電流監測方法就可排除在外,它可只穿一根電纜線通過剩余電流互感器。這個方法的優勢在于:可以選用小型的剩余電流互感器提高測量精度;后期如果互感器出現故障時,維護方便。具體接線示意圖如圖3。

圖3 TN-S系統總剩余電流接線方法
2)剩余電流互感器的安裝位置
剩余電流互感器應該安裝在便于檢修的地方,盡量遠離強磁場。互感器的安裝沒有方向問題,互感器可以直接掛在線纜上,也可以固定在配電箱中。
剩余電流互感器安裝與開關斷路器的上端或下端并不會影響被保護線路的監控。但為了以后檢修方便,安裝于開關的下端口處較好,在斷電檢修時不必將上級開關斷電,只需本級開關斷開即可檢修。
4.3 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的參數設置
動作電流值的確定,往往要根據現場回路后負載的正常漏電流的值來確定。實際情況電力系統中,不同回路的正常漏電流是不同的,額定剩余電流不動作值應不小于被保護電氣線路和設備正常運行時泄露電流最大值的2倍。被保護電氣線路正常運行時的漏電流值應控制在小于500mA,若泄露電流大于500mA,則應將監控探測器設置在下一級供電回路中,或者對線路或設備進行檢查或更換。
對于被保護線路為動力線路,為避免大型設備啟動瞬時對地泄漏電流太大引起裝置報警動作, 應將監控探測器的動作時間延長避過設備啟動時的不正常漏電,防止誤動作。
分級保護應用原則。系統應用中常有分級保護,常見2~3級,上下級的選擇性原則:動作電流方面,上級設備的設置必須最少是下級設備的兩倍;脫扣時間方面,上級設備的延遲時間應大于下一級剩余電流保護裝置的動作時間,且動作時間差不得小于0.2 s。
剩余電流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一般并非單獨使用,而是與電氣火災監控設備相配套使用,當有漏電故障發生時,并不會馬上發生火災。如果監控探測器保護時自動切斷保護對象的供電電源,可能造成其他不可預知的危害。故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宜用于報警,不宜自動切斷電源。有電氣火災監控設備時,將故障信息上報主機設備,由值班人員確認該故障信息并根據實際情況執行下一步操作。
4.4 漏電故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