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巖纖維是一種由天然巖石制成的纖維。上世紀50年代初期,德國、捷克和波蘭等東歐國家以玄武巖為原料,采用離心法生產出了纖維平均直徑為25μm~30μm的玄武巖棉。上世紀60年代初期,美國、前蘇聯、德國等大力發展垂直立吹法生產工藝,使玄武巖棉產量迅速增長。波蘭的玄武巖棉廠共有12座熔窯,年產玄武巖9000噸~10000噸。原捷克的玄武巖棉廠有7座熔窯,每座熔窯日產玄武巖棉2.4噸~2.9噸,年產玄武巖棉5000噸~6000噸,大量用于建筑和工業保溫,部分取代石棉用于生產石棉水泥制品,并使石棉水泥制品的強度得到提高。
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引進了德國立吹法制造礦物棉的生產專利,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成功地將該項技術應用于玄武巖棉的生產。設計生產能力為日產38噸~40噸玄武巖棉,從而大大加快了前蘇聯玄武巖棉工業的發展。此外,前蘇聯還進行了玄武巖長纖維增強混凝土的研究工作,證明了在所研究的5種無機纖維中,玄武巖纖維具有最好的抵抗水泥硬化時析出的Ca(OH)2的侵蝕。1973年,前蘇聯新聞機構報道了有關玄武巖纖維材料在其國內廣泛應用的情況。
玄武巖纖維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前蘇聯。全蘇玻璃鋼與玻璃纖維科學研究院烏克蘭分院早在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就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工作。1985年,第一座連續玄武巖纖維工業化生產線在烏克蘭纖維實驗室(TZI)建成投產,年產量為260噸,產品主要用于國防軍工。目前,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已采用400孔池窯拉絲工藝生產連續玄武巖纖維及其制品,年產量700噸左右。美國則采用800孔池窯拉絲工藝,年產量為1000噸~15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