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經過這么多年葉片運維工作的發展,通過兩個案例講一下目前維修的能力。第一個案例是帶氣泵剎車的,可以這么說那時候小機種的運維工作,更換剎車是這個運維工作一個明珠,相對難度較高,一百斤的葉片人拉肩抗是比較復雜的一項工作,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同行里面有很多初步形成了葉片的更換能力,當然是早期的葉片。第二個案例,是去年發生的一個案例,這個案例葉片的修復工作代表著整個目前國內葉片維修工作的最高難度,甚至不是之一。它有兩大特點,一個是缺陷大,另外一個是多種耦合。殼體剝離、脫落二十多米長,后面是后緣開裂,十多米,然后后緣UD折斷、失效,最后殼體開裂貫通。這個葉片如果按照常規來說99.9%應該直接報廢,由于其他各種原因,明陽派出整體設計團隊,還有維修方案團隊,跟北京一家同行進行合作,對葉片進行了修復,歷時兩個月,經過了長期的運行,經歷了寒冬的考驗,目前來講恢復了整體葉片原有的設計強度。這兩個案例分別代表兩個不同時期的兩個特征,一個是2007年以前的,占比10%的裝機量。?
關于葉片運維的發展建議,包括規范、整合葉片維修行業,包括潛心、細致開發維修新技術、新材料,對威脅行業進行認證、分級,制定葉片維修標準。主動運維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是預防,定期檢查是按月度、季度、年度執行,不定期檢查是在季節之后進行預防檢查。重點說一下主動運維的高層次,預測和改善。主動運維的目標,如果所有風場里面每一臺風機,每一個機組在任何一個時間的風險值,這個時候可以有針對性的有的放矢的進行一些維護,一些檢查,甚至做提前的更換。這一塊工作主要用了一些大數據方法和趨勢分析法,然后加一些計算和實證。大數據法廣東明陽有天時地利的優勢,明陽直接做主機,同時也做葉片,可以從主機的后臺讀瞬時功放,可以進行評估,通過對比葉片的設計安全系數,甚至記住每個原材料,各種原材料的性能其實有些差異,達到合格性,但是有差異。包括生產模具有生產線,同時也是有差異,包括制造當中。嚴格來講其實所有葉片下線的時候都是帶有缺陷的,缺陷里面有不同等級,甚至包括吊裝運輸的損傷,健康程度通過系統分析出來,然后得出一個風險值,提前進行主動運維。同時還有一個預防改進,對風場所有這些缺陷進行匯總分析之后,反過來指導設計工作、原材料開發工作、生產工作,針對里面一些問題進行正向反饋跟改進改善。葉片生產當中最容易出現的一個褶皺,褶皺究竟對葉片的安全性有多大,廣東明陽不僅做了分析,還做了大量的實證分析,做了大量對比實驗之后,形成一個數據,最后用到模型里面去,通過歷史每年產生的這些運維工作不斷進行修正,包括后期的預測越來越精準。結果以目前三年工作做的一個案例說明,從目前來講,三年工作逐步積累下來,預測成功率越來越高,現在已經接近70%葉片的重大事故都是可預測,當然還包括了不可預測的雷擊。2013年的時候廣東明陽甚至預測到一個葉片的重大事故,也是從側面佐證了預測可行性。?
這對運維的工作也帶來了很大的成效,從目前來講廣東明陽整體裝機量四千套,包括每年的售后成本,包括更換、維護跟維修,不到三百萬,遠低于同行。從2012年之后,隨著裝機量越來越多,質量成本越來越下降。運維工作廣東明陽存在著天時地利,既有風場,也有主機生產,葉片和運維。但是整個行業還要思考怎么樣避免各種運維工作,避免各種故障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