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山區(qū)風電機組普遍采用重力式基礎,該基礎具有整體穩(wěn)定性高、占地面積大、混凝土用量大、土石方開挖回填量大等特點。如果基底有完整程度較好的基巖,采用巖石錨桿基礎,可明顯減小基礎尺寸,具備一定經濟效益。巖石錨桿大量應用于輸電線路鐵塔基礎中,在風電機組的基礎中尚未有豐富的應用經驗。對于巖石錨桿應用的地質條件、錨桿試驗和施工中的經驗也亟需積累。下面主要介紹安徽某風電場的錨桿基礎的設計和施工。
工程地質
該風電場共安裝29 臺2.1MW 風電機組,其中12#、21#、24# 三個機位基礎場地狹窄,傳統(tǒng)重力式基礎施工難度很大(圖1)。建設單位匯同設計、地勘單位現場踏勘,三個場地基巖埋藏較淺,巖石完整程度較高,初步認為可采用巖石錨桿基礎。根據下一步地質詳勘揭示:三個場地出露基巖地層為志留系上統(tǒng)茅山組(S3m) 石英砂巖夾少量泥質粉砂巖,覆蓋層為第四系殘坡積層(Q4el+dl)。
圖1 12#機位場地條件
根據室內試驗成果,結合地區(qū)經驗,地勘單位提出基巖物理力學參數指標建議值一覽表,見表1。
基礎設計
根據風電場工程風電機組機位地勘報告、風電機組制造廠提供的載荷和基礎設計條件,對風電機組基礎的結構強度、變形等進行計算(灌漿料與巖體之間粘結強度暫時按《風電機組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定(試行)》FD 003 - 2007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 - 2011 選取)。承臺底板直徑D=13m,臺柱直徑d0=6.5m,基礎外緣高度h1=1m,棱臺高h2=0.8m,臺柱高h3=0.4m。基礎底面布置一圈錨桿,分布半徑為6m,共布置44 根;錨桿孔直徑d1=130mm,擴底部分直徑d2=230mm,錨桿錨固長度L=5m,深入基礎部分1m,采用6.8 級M55 錨栓。錨栓與鉆孔之間的灌漿材料采用高強無收縮水泥基灌漿砂漿,28d抗壓強度不小于60MPa。錨桿進入中風化石英砂巖示意圖見圖2。經計算,在風電機組極端載荷下單根錨桿所受最大上拔力標準值為353kN。
相較于重力式基礎,巖石錨桿基礎設計中需要對錨桿與基礎連接處的混凝土局壓、沖切、錨板的抗剪等進行驗算。經計算,與其它重力式基礎相比,混凝土方量減少50%,鋼材(包括錨桿和鋼筋)用量減少25%。
鉆孔機械應考慮鉆孔通過的巖層類型、成孔條件、錨固類型、錨桿長度、施工環(huán)境、地形條件、經濟型和施工速度等因素選擇。要求孔位偏差不大于20mm,孔位傾斜度不大于5%。施工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保證錨桿與鉆孔同心。灌漿前應將孔清理干凈,孔壁不允許有泥膜存在,錨桿無收縮灌漿料應灌注密實。
巖石錨桿試驗
為取得擴底錨桿基礎設計所需參數,并驗證擴底錨桿基礎的可行性,需進行錨桿抗拔試驗。分別在12# 和24#兩個風電機組機位布置試驗場地。試驗采用2 個油壓千斤頂加反力橫梁的設備。12# 機位錨桿試驗見圖3。
錨桿極限抗拔試驗采用多循環(huán)加載,加載等級和位移觀測時間應符合表2 要求。
試驗確定的錨桿抗拔承力特征值為530kN,滿足承載力要求。
施工和驗收
在基坑開挖過程中不應對巖石采取爆破措施,防止對基底巖石完整程度造成破壞。由于上覆填土對基礎穩(wěn)定性影響較小,基底埋深可以適當調整,以達到較完整基巖為準。在基坑開挖完成后必須聯(lián)同地勘、監(jiān)理、建設單位進行驗槽。本工程在12# 機位驗槽中發(fā)現有一條貫穿基礎的約1m 寬含泥質砂巖條帶(圖4),因此要求此機位增加驗收錨桿數量至6 根。
基礎墊層施工前必須將基底浮土、碎石清除并用水潤濕。
圖2 12#機位場地條件
巖石錨桿鉆孔施工中必須保證鉆孔機械穩(wěn)定,防止因鉆機晃動導致鉆孔偏差。在其它工程中發(fā)現當巖石強度等級很高時,擴孔段難度較大,因此要求施工單位事先對巖石的強度、擴底刀頭的強度以及鉆機動力源的選擇做認真的評估,因為一旦開始施工,由于刀頭損壞或者擴底不到位導致施工中斷或延期將會給業(yè)主帶來損失。
當施工單位鉆孔完成后,監(jiān)理單位應進行擴孔尺寸的檢查。
當工程錨桿灌漿強度達到一定后(至少14 天),應進行驗收試驗。驗收試驗采用單個電控穿心千斤頂(見圖5)加載。驗收試驗數量除12# 機位取6 根錨桿外,其余機位各取4根,位置由現場監(jiān)理隨機指定,優(yōu)先選擇施工質量有疑問、側壁地質條件相對略差的錨桿。最大試驗荷載為承載力特征值1.5倍。此外為積累工程數據,本工程選取一定數量的錨桿進行了應力監(jiān)測。錨桿驗收合格后進行下一步的鋼筋籠綁扎、基礎混凝土澆筑工作。
圖3 12#機位錨桿試驗
圖4 12#機位基坑驗槽
討論
巖石擴底錨桿基礎應用的最大的風險,在于地質條件的不確定性。這就要求在基礎方案選擇階段就進行詳勘,必要時在鉆孔的基礎上輔以一定數量的探槽等措施,對基巖埋深、完整程度等性質有最大程度的了解,防止基坑開挖后由于地質條件不符發(fā)生基礎方案的改變。
施工單位需要具備相關施工經驗,鉆孔設備的選擇是否得當往往決定工程是否能順利進行。
圖5 驗收試驗
結論
1 巖石擴底錨桿基礎可以顯著節(jié)約混凝土和鋼材用量。因錨桿基礎施工工序較多,現場踏勘后初選錨桿基礎方案的機位后,應盡快優(yōu)先開展地質詳勘工作、盡早開挖基坑、進行錨桿試驗,保證整個風電場的竣工并網不受影響。
2 巖石擴底錨桿基礎對場地基巖強度和完整程度有較高要求。在基礎方案選擇前必須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宜在鉆孔的基礎上輔以適當數量的探槽,以了解基巖的埋深、完整程度等。基坑開挖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驗槽、備案,地勘和設計單位認可后再進行下一步工作。
3 工程錨桿施工前必須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試驗錨桿的施工、抗拔試驗。
4 施工單位必須事先對巖石的強度、擴底刀頭的強度以及鉆機動力源的選擇做認真的評估,防止施工延期。
5 必須嚴格施工質量流程控制,監(jiān)理單位應對鉆孔及擴孔進行旁站、檢查。
6 工程錨桿養(yǎng)護至少14 天后需按規(guī)范進行驗收試驗,每臺風電機組不少于3 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