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國內風機大部件運維現狀,風電大部件主要制造企業,風機大部件運行現狀,綠能公司風機大部件現狀,風機出質保期驗收項目,大部件維修模式,大部件維修流程。
引言
截止2015年9月份,我國并網風電機組超過5GW。質保期內、即將出質保期的風電場運維模式受到日益關注。風電機組的大部件通常指齒輪箱、發電機、偏航系統和變漿系統、葉片、變頻器等,大部件的可靠性對于機組的安全具有重大影響,且故障恢復成本也極其昂貴。設計年發電2200小時的1.5MW機組,年度滿發收入大約165萬元,發生一次齒輪箱重大故障,據了解南高齒、大重僅齒輪箱設備費在100萬之間,如加上吊裝費、運輸費、人工費估計在20萬左右,其各項恢復費用總和將在130萬左右。為了貫徹公司效益提升工作,降低大部件故障恢復成本,研究大部件故障與維修,做好風電機組大部件出質保期后的檢修維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風機大部件運維現狀
目前國內風電運維行業,已經形成三足鼎力的局面。分別是風電企業、風電機組制造廠和第三方企業。風電開發企業未雨綢繆,先后成立自己的運維公司,如國電龍源、大唐公司等成立風電運維公司;制造商對設備性能最了解,具有批量價格優勢,但運行維護不是其主業;而第三方企業最具有性價比優勢,但市場比較混亂,各個公司實力參差不齊。
在第三方企業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小維修公司,它們規模比較小,公司具有的專業設備少,技術水平有限,常常會造成很多設備無法維修和二次破壞。而他們的競爭優勢在于,維修價格比較低,但是由于水平不高,常常會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從三方實力來看,風電機組制造商應該是當前風電運維領域技術最強的一方。因為一方面他們作為整機設計單位,直接與備件生產商溝通,有量的優勢,對某些部件的功能、使用最了解。另一方面吧,質保內的損壞的備件全部集中在整機廠手中,面對損壞的龐大數量,整機廠也是最早風機維護探索的單位。目前金鳳、聯合動力等整機廠都有專門做維護的團隊,出保后,通過其進行維修的價格往往偏高,約占采購費的50%。
作為開發商,雖然對風電機組的性能缺乏專業了解,但是也是最適合做運維、備件維修的。最早在各大發電企業還處于瘋狂圈地開發風場的時候,某集團公司就已經意識到運行維護的重要性成立了自己的維護中心。他們以一對一的維修,直接到風場維護,針對頻發故障點進行技改。各個風場維修備件共享等不同方式為風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