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表面疲勞破壞:如果疲勞破壞已發生,多數情況下,由于表面材料的脫落,潤滑油中就會發現金屬微粒。如果總不注意油中雜質,甚至有可能雜質阻塞油標尺,使檢查人員在已缺油情況下誤以為不缺油。因此通過不斷檢查潤滑油中金屬微粒的變化,也可以有助于早期發現齒輪箱損壞,這時風電場人員應盡快安排檢修,盡可能在機艙內不拆卸齒輪箱的前提下,處理損傷表面或更換已損壞的部件。
齒輪箱漏油:齒輪箱漏油常常是風電場運行維護中令人頭痛的事情。有可能齒輪箱漏油落到其他電氣控制元件內導致電氣短路而引起停機。由于經常漏油,齒輪箱內如果油量減少會影響潤滑效果,也會引發故障,因此需經常檢查,必要時進行加油。
8. 數據管理
數據庫對于風電場運行檢修管理十分重要。數據庫包含機組運行數據庫、檢修數據庫、設備參數數據庫、電能統計數據庫、備件數據庫、工具材料數據庫等。
8.1 現場數據采集和報送
· 數據構成和采集存儲
風電場運行數據主要包括風資源、風電機組機械和電氣參數、變電系統數據等組成。風電機組一般由實時(毫秒或秒級)、平均值(2分鐘或10分鐘)數據構成。為了避免存儲空間過大,多數廠家采取將實時高速采集的數據只顯示不存儲的策略。經過對實時高速采集數據平均計算后的數據(預處理),倒入數據庫存儲在當地存儲器上。
· 數據傳送
風電機組(群)多數采用串口通訊(RS485)、以太網方式進行數據傳送。數據被傳送到風場服務器上,再將數據傳輸到集團服務器上。
8.2 SCADA系統
SCADA系統包括現場風電機組(群)集中監視和控制系統,以及遠方風電場數據監視(控制)系統和數據統計、處理、報表、分析系統。
SCADA系統的優劣對于提高風電場運行維護管理水平至關重要。SCADA系統不僅僅顯示風電場中機組運行實時數據和統計數據以及控制機組啟停等操作,同時可以根據運行維護數據反映風電場管理水平、設備的狀態以及設備可能存在的缺陷等問題。
對于風電場來說,除風電機組運行監控外,應包括電氣系統運行和控制。變電系統中的運行控制內容、風資源數據應和機組監控整合在一起,包括測風塔風資源數據、變電系統運行參數監視、SVC系統、變壓器有載調壓控制、場內外電能系統計量等,以及關口表計量遠方數據采集。
· 數據報送體系
風電場風電機組、變電系統的運行維護數據通過通訊系統實時上傳到集團公司。
· 數據后期分析
上傳的數據應形成各類報表,如日報、月報、年報、檢修報表、電能及損耗報表、可靠性報表等。為提高設備可靠性和經濟性,檢驗前期設計的正確性,運行數據的后期分析十分重要。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可以分析設備選型是否正確,如風輪直徑、塔架高度、機組性能,以及風場微觀選址的正確性,如尾流、地形等影響。
· 數據趨勢分析
通過運行數據分析,可以得到機組趨勢分析,例如:關鍵部位溫度變化趨勢、振動參數變化趨勢。可以通過專家分析,或軟件分析,確定設備是否需要檢修。
不同機組、不同位置機組功率曲線趨勢分析,可以了解機組是否存在傳感器故障、安裝角不當、過功率控制、偏航控制策略問題等。
電能損耗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時期、不同風速下電廠損耗規律,指導節能降耗措施制定,提高風電場功率因數、降低無關損耗包括有關損耗,提高風電場經濟效益。
· 其他管理手段
MIS系統:
MIS系統核心是采用基于Web的BS架構,是實現風電場辦公、財務、備件、人事、安全監察、計劃統計、生產技術、實時運行、設備維護檢修、基建等信息化管理、供業主決策的現代化手段之一。
GPS:通過衛星定位系統與Call-Center客戶服務中心系統,迅速確定故障機組位置,指揮移動檢修車輛趕赴現場搶修(險),并連接GIS地理信息系統以及GPS安防系統,保證風電場安全穩定運行。
9. 風電場人員運行檢修技術能力提高
針對目前風電場新員工較多的情況,應加強員工的技術、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訓。根據風電場野外、高空作業的特殊條件,進行專項培訓,如登高作業培訓、逃生訓練、急救培訓,應對風電設備、電氣設備的原理、結構、操作方面的知識進行培訓,使員工在正式參加風電場工作之前就具備最基本的電業安全知識、電力法律法規、技術基礎知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知識和基本技能,避免工作中發生人身和設備事故。
9.1 崗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