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據對風力機空氣動力學分析得到變槳距變速恒頻控制規律,提出了無刷雙饋電機電磁阻轉矩調節和分段PID 權系數分配的控制算法分別實現變速分配和獨立變槳距控制。傳統控制中變槳距與變速恒頻都以額定功率為界,由于風力機系統的大慣性、遲滯,兩算法切換過程中會引起輸出功率的波動,因此提出了以預測功率為界的綜合控制算法,該算法在自行搭建的以BLADED 軟件為模型,變槳距與控制器為實物的半物理仿真試驗臺上進行試驗分析,結果表明發電機輸出功率得到了較大穩定。
關鍵詞:變速恒頻,獨立變槳距,權系數,預測,半物理仿真
0 前言
風力機利用清潔的可再生風能已深受全世界的重視.隨著機組單機容量和裝機總量的增大,在電網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為了得到高品質的風力電能,對機組控制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理論上風力機應盡可能將所有風能都轉化為電能,但實際上要受到機組機械和電氣強度限制,在風速高于額定值時,必須將發電機輸出功率維持在額定功率左右(變槳距),而在風速低于額定值時,通過變速恒頻技術盡可能地捕獲最大風能。變速恒頻、變槳距技術已成為當今風力機兩大關鍵技術〔1〕。目前國外學者已經進行了研究,但往往只偏重于其中一方面。而風力機整個控制過程中,特別風速在額定值附近變化時,兩種控制技術不斷切換,如何相互協調,對于最大限度地捕獲風能、穩定功率輸出,減小異常突變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我國風電水平相對比較落后,自行研制的風力機僅750kW,而且是定槳距控制。浙江大學流體傳動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家“863”計劃資助下,開始變槳距控制技術的研究,同時與其它科研組進行技術合作,結合目前研究的變速恒頻技術,依據空氣動力學分析,得出變速恒頻變槳距控制的理論基礎,并在基于國際權威風力機設計軟件Bladed 作為模型的半物理仿真試驗
《基于半物理仿真的變速恒頻獨立變槳距技術研究》詳細 內容請瀏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