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橋風電場是由34臺國內單機功率最大的離岸型風電機組組成,總裝機容量10.2萬千瓦,設計年發電利用小時數2624小時,年上網電量2.67億千瓦時,項目總投資23.65億元。經過科學測量和論證,這個國內首創的海上風電場選址確定在位于上海東海大橋東側1公里~4公里、浦東新區岸線以南8公里~13公里的上海市海域。這里的平均水深為10米,海面以上的90米高度的年平均風速為每秒8.4米。
3兆瓦44米長風力發電機葉片。該風電葉片為現有國產功率最大的風電葉片。3兆瓦44米葉片根部直徑2.3米,最大寬度3.9米,重量11.6噸,采用了優化的翼型,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工藝。
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目前國內單機功率最大的3兆瓦離岸型風電機組。它具備電動獨立變槳、變速和雙饋電機技術等世界主流機型的特點,并采用了有效的防腐蝕措拖和冗余設計,以提高機組的可靠性。風機輪轂高度90米、葉輪直徑91.5米,采用三葉片、水平軸、上風向的結構形式,適用于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場址。
實現了兩個"首創"。一是采用了世界首創的風機高樁承臺基礎設計。直至目前,國外海上風電場采用的是單樁和三角架基礎設計,而我國設計和施工人員則是先打下8根鋼管樁,再在鋼管樁的頂部澆注成一個混凝土承臺,來滿足高聳風機承載、抗拔、水平移位的需要。二是采用了國內首創的海上風機整體吊裝方法。國外通常采用帶液壓支腿的移動平臺進行風機分體安裝,然而東海近海海域淤泥較深,不適合移動平臺的作業。我國通過自主研發的具有海上精確定位和緩沖軟著落功能的吊架系統,成功解決了海上惡劣自然條件下整體吊裝的各種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