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位于盂縣東梁鄉的中廣核風電場二期工程的施工現場,數十名風電工在巨型吊車的幫助下起吊組裝風電葉片。項目副經理黃贊江告訴記者,經過與氣象部門和施工單位共同努力,工程順利達到時序進度要求。
中廣核盂縣風電場項目是陽泉市首個風電項目,項目規劃裝機規模為100兆瓦,總投資10億元,分兩期開發建設。一期工程安裝33臺1.5兆瓦風機,已于 2014年順利并網發電,累計發電近5000萬千瓦時。工程全部完工后,預計每年可以發電2億千瓦時,年產值1.2億元。
傳統能源低走,新能源建設異軍突起。在煤市下行的大背景下,記者發現,陽泉能源建設有了新變化,開始“追風逐日”開發新能源產業。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包括風電、太陽能發電、煤層氣發電等)獲批24.95萬千瓦,占全市現有電力總裝機規模的9.98%。西煙風電場一期4.95萬千瓦項目提前并網,風電實現“零”突破的同時,共有7個光伏發電項目取得“路條”,占全省光伏總指標的14.3%,其中晉陽新能源一期50兆瓦項目并網發電。中礦億隆能源公司1.5萬千瓦分布式瓦斯發電,陽煤二礦桑掌2.25萬千瓦乏風氧化分布式發電等項目亦均獲“路條”。新能源在“追風逐日”的同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于2014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平定余康、乾豐養殖和郊區棗園、盂縣旺興等大型沼氣工程全部通過了省級驗收。
盂縣牛村鎮曲城村所在地原為露天煤礦回填區,已失去農業利用價值。晉陽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光伏電站,充分利用了當地良好的太陽能資源,同時實現了土地的有效利用。項目一期容量為50兆瓦,占地約2400畝,投資4.8億元,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00兆瓦。作為我省首批利用煤礦塌陷區和廢棄地建設的新能源基地,該項目將對地質災害治理、生態保護提供新思路,為合理調整產業結構、適應經濟新常態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陽泉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人告訴記者,陽泉市在做好“革命興煤”這篇文章的同時,抓住有利時機,今年在推進西煙風電場二期工程早日并網發電同時,開工建設青島昌盛日電20兆瓦光伏農業項目,加快推進采煤沉陷區2000兆瓦光伏發電基地規劃,努力將昔日的“煤城”單一格局,打造成多元支撐的能源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