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位于尖山新區最南端的海塘邊,中廣核海寧尖山風電場首臺風電機組開始吊裝。這個全省規模最大的沿海灘涂風電場將與錢江起潮、嘉紹大橋交相輝映,成為錢塘江北岸又一道靚麗風景。
“大風車”怎么發電?建成后能發多少電?為什么選址尖山?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風力發電項目的吊裝現場,探個究竟。
尖山開建全省最大沿海灘涂風電場
5月23日中午11點35分,尖山新區南端沿江海塘上風有些大,吹在身上冷颼颼的,遠處的錢塘江江面上泛起陣陣波濤。
海塘內,中廣核海寧尖山風力發電項目現場,一座白色粗壯的塔筒已經屹立起來,吊裝機正吊著由三片巨大的風機葉片和輪轂組成的風機葉輪穩穩地上升。
海塘上,項目經理郭子生正仰著頭,觀察著吊裝情況。天氣陰霾,江風也不小,體積龐大的風機葉輪被吊在半空中,不由讓人心生緊張。
“天氣對風機的安裝影響很大,風太大會使風機葉輪的安裝產生偏差,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郭子生說,吊裝葉輪時,風速不能超過每秒8米,也就是4.7級風。
12點05分,重達40多噸的風機葉輪升至90米高空,與塔筒頂端的機艙成功完成對接。早已等在機艙內的幾名施工人員將輪轂和風輪軸連接起來,并完成電氣、電纜的接通。
“接下來,我們還要對發電機組進行帶電測試,這樣才能投入使用。”郭子生介紹,中廣核海寧尖山風力發電項目由央企中廣核集團投資建設,整個項目分兩期建設,總裝機容量達60兆瓦,在全省內陸地江海邊灘涂風電場中排名第一。正在建設的是項目一期,由20臺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成,總裝機容量40兆瓦,總投資3.3億元。項目于今年1月正式開工。
據介紹,尖山項目風力發電一期項目采用的是國產品牌浙江運達最新的葉輪,掃風直徑達115米,是目前省內風力發電機組中最大的,在同等風況下,單機發電能力在省內排名第一。
“葉輪每分鐘13轉,每轉一圈可以發3度電。按照測算,一期項目每年可發電9000萬度。”郭子生告訴記者,項目預計6月可實現部分風機發電,9月30日前全部實現發電。
風力發電場選址尖山講的是“天時地利”
風力發電是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應用很廣泛。在內蒙古等地勢開闊、風力強勁且穩定的地區,風力發電資源開發很成熟,每年為北方地區輸送了源源不斷的電力。
郭子生介紹,這幾年,由于陸地風電資源越來越少,風力發電資源開發的陣地逐步轉向海上,比如中廣核開發的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就是我國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項目。
雖然風力發電應用廣泛,但項目選址的條件很苛刻,“講究的是天時地利。‘天時’主要看的是風,風力太小,不能發電;風力太大,考慮到葉片承載能力和安全性,也不能發電。‘地利’則是要看建設風力發電場的地段,必須選擇地勢開闊、無遮擋的區域,且地質條件好的區域。此外,極端天氣、輸電條件等也是影響風力發電項目選址的因素。”郭子生說。
這次中廣核海寧尖山風電項目是屬于建設在圍墾灘涂上的風力發電項目。為什么選擇在此建設風電項目?中廣核經過了一年多可行性研究。
去年,項目方在尖山新區的沿江海塘上建立了測風塔,花了一年時間測定這個區域的年間平均起風日數、最大風速、最小風速以及對應日數等相關信息。 “測定的數據是企業機密,但明確的是,這里雖然平均風速一般,但風的品質較好,適合建設風力發電場。”郭子生說,風力發電并不是風越大越好,風的品質很關鍵。風的品質,指的是風的密度、穩定性。一般來說,密度高、持續性好的風對風力發電更有利,更容易發出質量好、穩定性高的電,風力發電機組的使用壽命也能更長。
“尖山風力發電項目,當風速達到每秒11米時,就能滿功率發電;而風速低于每秒3.5米時,風機就不起機不發電。當遇到臺風天等惡劣天氣時,風機就得調整葉片的角度,不受風不發電,以保護發電機組不受損害。”郭子生說。
除了風力條件好,尖山新區南端遠離居民區,場地平整,政府支持,也是中廣核選址在此的原因。
近期,國家能源局下達了“十二五”第五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中廣核海寧尖山風電擴建項目名列其中。這也說明風力發電是當前頗受關注和支持的能源資源之一。
尖山企業享綠色能源“大風車”將是海塘邊一景
尖山是潮起之地,起潮可謂一景。橫跨錢塘江兩岸的嘉紹大橋則是第二景。
昨天,記者再次來到風力發電項目現場,藍天白云下,第一臺已經組裝好的風力發電機巍然矗立著。站在風力發電機組下往西遠眺,嘉紹大橋向遠處的江面綿延而去……
風力發電的原理是通過葉片收集風能,再將風能轉化為電能。
郭子生告訴記者,實際上,風機發出的電并不能直接并入電網。離海塘不遠處,中廣核建造了一座110kV升壓站。風力發電的電壓是690伏,升壓至35kV后輸送至升壓站,通過升壓站再升至110kV,然后并入“安江變”電網,主要供尖山新區的企業使用。
“該項目每年發電9000萬度,可以節約標煤2.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6.7萬噸、灰渣1萬噸。通過售電再加上節能減排的碳排放交易,每年可上繳稅收700多萬元。”郭子生說。
到時候,海寧企業可以享受到家門口的綠色能源,海寧市民也可以近距離觀賞“大風車”。建成后的20臺風力發電機將沿海塘一字排開,分布在嘉紹大橋東西兩側,總長度達8.5公里。以后開車行駛在嘉紹大橋上,就能看到一排非常壯觀的白色“大風車”。
郭子生告訴記者,項目方已經把這個項目作為風景點打造,建成后除了規定的帶電區域不能靠近,其他區域,市民能夠走近與這些“大風車”合影。這將成為錢塘江北岸一道新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