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個也是亞洲第一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預計8月就可以調試并網發電,并于2010年基本建成。這是記者從日前舉行的上海節能減排創新論壇獲得的信息。預計到2010年上海風電規劃總容量將達31萬千瓦,2020年達到100萬千瓦左右。
據介紹,目前東海大橋風電場岸上變電站已完工,3臺樣機已完成吊裝和靜態調試,海底電纜已敷設完成,正待電網2條110千伏輸電線路完工,預計本月可發電。其余的風機樁基施工正在進行,將于明年基本建成。建成后的東海風電場將安裝34臺3000千瓦的國產風機,裝機容量共10.2萬千瓦。未來,上海電氣開發的3.6萬瓦風機和大連華銳開發的5萬瓦風機也將在此進行試驗。
另外一個在建的華港風電場項目位于老港。計劃在老港垃圾填埋場建設13臺1500千瓦國產化風機,裝機容量1.95萬千瓦。目前風機已經完成吊裝,待變電站和輸電線完工即可調試發電,今年將全部建成投產。
據專家介紹,上海發展風電的理想地區在東部沿海地帶,按年發電量估算的設備利用小時在2000小時左右。同時上海長江口區不僅有較為豐富的風能,還有潛在的可供大規模裝機的淺灘。因此,上海發展風電潛力巨大,目前已經有奉賢海灣風電場、南匯風電場、崇明風電場(擴建)3個已投產風電場。至今年6月,這3個已投產風電場累計上網電量2.1億千瓦時。按平均發電耗煤330克/千瓦時計,節煤6.93萬噸標煤;同時減排18.9萬噸二氧化碳、1365噸二氧化硫和1.83萬噸的灰渣以及節約相應的處理費用。
此外,上海還正準備建設長興島青草沙13萬千瓦風電場、蘆潮港1.05萬千瓦試驗風電場、奉賢海灣1.5萬千瓦風電場擴建和崇明北沿風電場一期4.95萬千瓦4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