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控制風電建設節奏,國家能源局連發兩道通知整肅號稱“陸上三峽”的酒泉風電基地。然而對石油資源面臨枯竭,經濟發展緩慢的酒泉而言,“酒泉風速度”并不會慢下來。隨著酒泉二期 2011年度300萬千瓦項目通過國家批復,曾經的緊張,正被新一輪的大干快上勁頭淹沒。
最嚴厲的警告
5月19日,甘肅省酒泉市能源局局長吳生學,搭乘“酒鋼號”火車從蘭州返回酒泉。在北京六天里,他陪同分管發改工作的甘肅省副省長、酒泉市委書記一行,一面向國家能源局做問題說明,一面跟進酒泉風電基地二期工程的年度裝機規模核準。
10天前,國家能源局的一紙通知讓酒泉這個號稱“陸上三峽”的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緊張不已。
國家能源局的通知措辭嚴厲:酒泉風電基地二期工程開發方案和項目業主安排,須經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審核批準。“未經批準,不得開展任何現場施工,并不得將酒泉風電基地內項目拆分成5萬千瓦以下項目予以核準”。
“酒泉從未有過未批先建。”在酒泉市政大樓西輔樓的一間辦公室里,吳生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充滿戒備。他手里拿著一份酒泉風電基地二期工程2011年度的政府工作進度表。
在這張表格里,一個風電項目被具體分解成了十八個步驟。破土動工之前的十五項工作,諸如設備招標準備、環評、安評、水土保持、電網接入銜接等,都屬于“風電項目前期工作”的范圍。
“一邊等批文,一邊抓緊前期工作準備,是因為我們心里著急”,吳生學毫不諱言,他們下發招來非議的通知,是為了在獲得國家能源局批文后,前期工作和進度能更快一點。
這已不是酒泉市能源局第一次接到“上峰”警告。3月19日,酒泉市能源局曾對風電開發企業提出2011年進度要求,鼓勵使用2.0兆瓦及以上風機機型,還明確表示“同等條件下,原則上競爭擇優選用酒泉新能源裝備工業園區生產的風電設備”。
8天后,國家能源局要求酒泉市,不得自行安排風電建設規模,向企業分配確認項目開發權,也不得以行政方法要求企業完成建設任務,更不能干預企業的自主經營行為。
連續兩道通知,讓外界開始猜測:中央與地方的風電蜜月是否即將結束?
此前,中國風電已狂飆五年,酒泉也被冠以“陸上三峽”??釔墼娨匝灾镜膰夷茉淳智叭尉珠L張國寶在酒泉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開工儀式后,曾如此形容酒泉之風——“風,不教狂飆度玉門。賽三峽,河西展新容”。
不到兩年間,酒泉風電不斷被祝福被贊譽,踏上過風電場土地、進過風機制造廠的國家級領導人就有數位。截至4月底,酒泉風電基地的25座風電場,已經吊裝完成了550萬千瓦風電機組,其中并網發電的有近400萬千瓦。
也正是在這種“酒泉速度”中,酒泉風電基地建設開始出現一系列問題,包括多次出現大范圍脫網、機組飛車和起火事故,按國家能源局的說法,這“暴露了風電建設、運行方面存在市場、技術和管理問題”。
禍起風電脫網
事故首先是從風電脫網開始的。2011年2月24日,甘肅中電酒泉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橋西第一風電場,因一個開關間隔的電纜頭故障絕緣擊穿,造成短路,引發了一場殃及10座風電場、近600臺風機脫網的事故,導致電網電壓波動,沖擊甘肅電網,甚至威脅西北電網安全。
不足兩月,仍是瓜州,中國風電下屬的甘肅瓜州協和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干河口第二風電場,再度出現因電纜頭擊穿引發的連鎖反應,造成700多臺風機跌落電網。
事故原因被歸結為,風機多數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風電場建設施工質量問題較多、大規模風電場接入帶來電網整體安全性問題以及風電場運行管理薄弱等四大問題。
4月20日開始,西北電網采取“懲治”措施,要求各風電場做低電壓穿越功能改造,限制風電上網負荷。限電量的多少,依據每個風電場的裝機規模比例分配。之前,酒泉風電一直以75%的并網量自豪。
在中電國際北大橋第一風電場總控室的監控屏上,南方周末記者看到,35萬千瓦的風電機組中,正常運行發電并網的不到一半。
瓜州發改委主任韓明文證實,瓜州已經并網的290萬千瓦風電裝機中,目前被限制上網的有90萬千瓦,“電網規定,不完成改造,上網受限”。
早在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自行頒布的風電入網技術標準,就要求并網風機具備低電壓穿越功能。由于國網公司的標準并非國家標準,所以并未強制推行。
一家大型央企位于玉門的風電場負責人透露,今年全國三起脫網事故發生后,發電企業、風機設備制造商再次啟動談判,商議改造成本如何分攤。
在地方能源管理部門和風電場看來,由整機制造商承擔低電壓穿越改造費用理所應當,如果是“2009年電網標準出來之前的風機設備,風電場也不是不能承擔改造費用”。
上周四下午,國家能源局針對上半年的脫網事故,召開一次近四小時的行業內部討論會。龍源電力、中廣核、華能等發電企業,國家電網,金風、華銳等主要整機廠商以及風能協會的主要負責人,悉數參加。
“國家能源局可能會通過風能協會下發改造通知。”一位參加當日討論會的業內人士表示。這次會議的討論結果,除了要對所有不具備低壓穿越功能的風機進行改造外,還提出要加裝風電場上網接地保護裝置,并檢修所有風場的電纜頭——今年發生的三起事故,皆因小小電纜頭而起。
不過,上述參加討論會的人士透露,國家能源局參會的相關負責人提出,“如果電網本身足夠堅強、足夠智能”,及時切除故障風機,也不會造成電網較大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