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查資料 >發展規劃 > 《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要點》

《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要點》

2010-04-14 來源:國家經貿委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司 瀏覽數:3645

  四、產業化體系建設
  為實現上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目標,需要建立起相應的產業體系。要支持重點生產制造企業的發展,使其形成具有規模的產品生產和設備制造能力。同時,還要形成和建立與之配套的產業服務體系,包括發展工程施工企業、建立技術服務體系、制定質量標準、建立完善監測體系和相應的法律法規等。目前,已經建立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標準化委員會,要逐步建立相應的國家級產品檢測中心、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控制制度。此外,還要建立一些全國性和區域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信息網站以及行業信息交流中心,以加強信息交流。
  五、預期效益分析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將帶來明顯的能源、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預計到2015年所規劃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電力、熱水和燃氣等終端能源產品的總量將達到4300萬噸標準煤(等價值),平均年增長率為17.32%。屆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將在我國商品能源消費中約占2%,成為我國商品能源消費的組成部分;如果再包括小水電供應的電力在內(但不包括傳統使用方式的生物質能)將達到3.6%。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供的電力將達到19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率為20.6%。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經濟效益顯著。預計到2015年,包括電力、燃氣和熱水在內的能源供應及其設備生產制造產業所形成的年產值將近670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1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還將帶來很大的非直接經濟效益,它不但能夠拉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而且將帶來非常明顯的環境效益。到2015年本規劃包括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對化石燃料的替代量將達到4300萬噸標準煤,這等于每年少用了6000萬噸煤炭,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碳量近3000萬噸,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減排量為210萬噸。如果我們把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的排污費和減排二氧化碳的增量成本作為減排的交易成本進行貨幣化估計,那么減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的年環境效益約為120億元。同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也帶來了多方面的社會效益,其中最為明顯的是預計到2015年將提供近50萬個就業機會,為約500多萬戶農牧民家庭(約2500多萬人口)解決供電問題。
  六、制約因素與存在的問題
  我國有豐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以及潛在的巨大市場,發展速度也比較迅速,但要實現產業化發展,必須消除技術、資金、市場、機制等方面的障礙。
  (一)技術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技術工藝相對落后、生產企業規模小,一些原材料和產品國產化程度低。這些原因加大了產品的生產成本,與常規能源相比還不具備競爭能力。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水平。
  (二)資金問題
  實現上述產業發展規劃需要的總投資約為890億元,年平均約50多億元。以1997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4941億元)為基礎,每年需要的投資約占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的2.1‰。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業是一個新興產業,資金短缺和缺乏有效的融資機制是產業化發展的重要障礙,除了需要有政府的扶持政策外,還需開拓確保整個規劃資金需求的融資渠道及其融資方式。
  (三)市場開發和發育問題
  雖然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品已經制定了一些相關標準,但整體上缺乏系統的技術規范,尤其是缺乏產品質量國家標準和認證標準以及相應的法規和質
量監督體系,從而影響了市場的擴大。此外,很多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開發項目具有很好的市場開發潛力,但由于缺乏宣傳和信息傳播,使得這些產品沒有形成有效的市場。
  (四)激勵政策體系還不健全
  在目前的技術水平條件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品供應成本還不完全具備與常規能源產品進行競爭的能力。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投資、稅收、信貸、價格、管理等方面的激勵政策體系
  (五)管理體制問題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按能源品種分屬于不同的行業,加之歷史原因,沒有形成統一的歸口行業。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業的領導和管理又分屬于多個部委,這樣的管理機制既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也很難出臺統一的政策措施。
  七、政策與實施
為推動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達到規劃的目標與要求,需要制訂相關的政策并付諸實施:
  1、推動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規建設,制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條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進法”。
  2、建立起完善的經濟激勵政策體系,逐步制訂稅收、信貸、投資、價格、補貼等方面的經濟激勵政策。
  3、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加強對全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作的統一領導,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分散性及重復性,推動統一的政策措施出臺。
  4、加強對重點行業和產品的投入,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扶持力度,推動一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骨干企業的規模發展。
  5、積極開拓并建立有效的國際、國內融資渠道,通過不同的融資方式,采取相應的措施多渠道籌集資金。
  6、通過政府采購等措施刺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需求的增長,培育市場;制定產品標準,健全質量控制和認證制度,加強對市場的規范和管理,建立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實施項目招投標制度,工程質量監理和評審制度等。
  7、在“西部大開發”的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西部地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優勢,采取政策傾斜等措施推動西部地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建設。
  8、加強國際合作和交往,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向商業化應用的轉化,并加速國產化進程。

【延伸閱讀】

標簽:

閱讀上文 >> 《河北省新能源開發利用管理條例》
閱讀下文 >> 《鎮江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data/show.php?itemid=5554&page=4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查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城市| 新建县| 易门县| 融水| 德保县| 凤山县| 志丹县| 鲁山县| 丰都县| 民丰县| 喀喇| 塔河县| 甘洛县| 康定县| 禄丰县| 沽源县| 长顺县| 开江县| 江门市| 吉林省| 邮箱| 民县| 钦州市| 大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望城县| 汉沽区| 隆化县| 汤阴县| 兰州市| 琼结县| 平果县| 博客| 武威市| 邵阳县| 嘉义市| 丰原市| 托克托县| 神池县| 比如县|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