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上交所之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里,尉文淵很少見諸于媒體。在這段時間里,他在做什么呢?
有資料顯示,離開上交所后,尉文淵做過貿易、廣告,辦過證券網站,很多行業與股市毫不相關,但尉文淵很快就掌握了這些行業的竅門,照樣做得風生水起,并獲利不菲。
此外,尉文淵還和老朋友闞治東在深圳發起成立了東方匯富和東方現代兩個基金。東方創投先后投資了上海新生源醫藥研究有限公司、北京環球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協和干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華東公司等7 個項目。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8 月28 日,隨著華銳風電的一則公告的發布,事情又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
當年的那位中國股市“猛人”尉文淵搖身一變成了一家上市公司代理總裁兼副董事長。至此,這位“隱身”多年的風云人物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開路先鋒所創下的業績一直沒有被人們遺忘。而尉文淵本人在離開證券交易所以后,本來可以回到人民銀行,但他毅然選擇了走上個人創業的道路,多年來,他先后參與了多個公司的創業,一路摸爬滾打下來,在市場上也可謂載沉載浮。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他是新盟集團董事長、東方現代和西藏新盟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擁有龐大的資產和投資,其中西藏新盟的持股比例達85%,以創業投資為主業。他對風電項目的投資是最讓人矚目的一塊。隨著2011 年1 月5 日,全球第三大風電設備制造商華銳風電以90 元/股的高價發行,間接持有公司股權的尉文淵,其身家更將超過80 億元。
如今,這個中國股市的傳奇人物登上了2011 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榜單,位列1140 位,這一成就無疑是對他創業經歷的又一次肯定。
“327 國債事件”反思
中國股市上一顆耀眼的明星瞬間落幕,給人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而名噪一時的創新之舉國債期貨的夭折,更是給中國資本市場留下了慘痛的教訓。盡管事情已過去17 年,但隨著尉文淵的重出江湖,那場驚心動魄的“327 風波”如同發生在昨天。
“327 國債事件”的直接后果不僅僅是中國期貨交易的因噎廢食,至今,一提到期貨就聯想到了幕后操縱等黑暗面,使這個市場背負了太多的壞名聲。
國債期貨,現在的投資者大多只是聽說而已,而曾經親歷過那段歷史的人,提起這個話題無不心潮澎湃;見證過“327國債事件”的人,都會用“驚心動魄”來形容。
但值得一提的是,“327 事件”并不是國債期貨的全部,作為當年活躍了國債現貨二級市場價格、極大促進了國債一級市場發行、唯一一次實現了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的銜接貫通、形成了現貨、期貨、回購業務“三駕馬車”聯動的直接“功臣”,當年國債期貨的大膽推出無疑是一個創舉。
就是這樣一個創舉卻因“327 事件”黯然退出了市場,給人們留下了太多需要反思的地方。
“327 事件”,一方面明顯暴露出我國對于高風險市場的內外監控能力相當不足,期貨業務推出倉促,不僅缺乏經驗,也缺乏相應的監管法規,更重要的是對市場風險缺乏必要的認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債期貨市場投機風氣極濃,違規造市、超額持倉、內幕交易現象相當嚴重,這也就釀就了管金生等人甘冒風險鋌而走險,蓄意違規操作致使“327 事件”的發生,造成國債期貨市場面臨不可挽回的局面。
另一方面,在這件事件中,327 券分段計息加息及貼息的消息泄漏,管金生等從業人員的違規操作,無疑是觸發“327”風波發生的導火索,最終葬送了國債期貨這個大品種。
的確,不管是過去還是現下,內幕交易、違規交易就像是一顆“毒瘤”充斥著整個資本市場,阻礙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