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15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的分論壇“能源互聯網分論壇”在蘇州進行。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在會上發表了題為“能源變革與能源互聯網”的主旨演講。
曾鳴在會上指出,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以及需求響應技術、能源互聯網技術等新興技術的不斷革新,需求側可以挖掘的潛在資源也越來越多。然而目前尚未形成多元化的終端能源消費模式,缺少市場手段來充分挖掘需求側資源,缺乏需求響應技術平臺,無法實現用戶自由選擇能源種類和能源供應商。這些問題也是實現“用能效率高效化、用能方式個性化、用能技術智能化、用能選擇多元化”能源變革目標的最大障礙之一。
一、為何要進行能源變革
當前,我國在能源領域面臨著多方挑戰。特別是進入本世紀后,能源消費增長迅速,能源消費總量從2000年不足14億噸標準煤,增長到2014年的38.4億噸標準煤,雖然近年來增長率有所下降,但年平均增長率依舊達到7.4%。按照這種趨勢,未來我國能源消費量將超過社會的承載能力。同時,我國的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這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污染、霧霾等問題突出,不符合當前國際能源的多元化、低碳化發展趨勢,而目前清潔能源的消納又存在諸多限制。因此,能源領域從生產到消費的重大變革勢在必行。
二、能源變革的關鍵點有哪些
能源變革應該摒棄“點式改革”的傳統思路,尋求能源領域從能源體制、能源技術到能源生產供應,再到能源消費的多方面、多維度、多環節的“鏈式改革”,從而保障能源變革的整體性、全面性和系統性。當然,變革要有輕有重、有先有后、有緩有急,對于每個環節,都要突出變革的關鍵點。
Ø能源體制變革的關鍵點:協調好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監管方式(突出監管的高度、廣度、深度、效度);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Ø能源技術變革的關鍵點:能源互聯網技術、新能源電力系統技術、需求響應技術。
Ø能源生產和供應體系變革的關鍵點:促進清潔能源經濟有效地消納,建立多元能源供應體系。
Ø能源消費模式變革的關鍵點:高效化的用能效率、個性化的用能方式、智能化的用能技術、多元化的用能選擇。
三、能源變革目前面臨的問題
問題一:清潔能源消納問題。近年來,西南基地“棄水”和“三北”基地“棄風”、“棄光”問題比較嚴重。主要表現在:1)“西南”基地和“三北”基地就地消納能力有限;2)可再生能源外送困難;3)可再生能源發電所需要的調峰電源不配套;4)可再生能源電力補貼資金缺口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壓力較大。然而,目前可再生能源的規劃,尤其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規劃更多地是以自然資源論來確定,對于消納市場在哪兒、怎么上網、如何消納等問題考慮不足。如果在能源變革、電力體制改革以及十三五能源規劃中,不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那么我國能源革命的目標就很難實現。
問題二:燃煤發電定位問題。一方面,隨著電力需求放緩,我國發電機組利用小時將呈下降態勢;同時,國家為防治大氣污染而嚴格控制煤炭消費(東部已實行煤炭減量替代政策),環境治理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據統計,已核準和發路條火電項目的發電能力已超過“十三五”新增電力需求。上述兩種不匹配的情況,使得煤電定位模糊化。煤電是實現近零排放之后繼續上大容量擔任基荷?還是要上具有調峰能力的合適容量的燃煤發電機組來支撐大規模風電和光伏發電多發滿發?未來的電源結構中煤電應該處于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