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国产,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當前位置: 東方風力發電網>訪人物 >企業專訪 > 中車副總裁孫永才訪談 | 南北車合并后 中車風電未來怎么走?

中車副總裁孫永才訪談 | 南北車合并后 中車風電未來怎么走?

2016-11-10 來源:i能源 瀏覽數:2151

近年來,中國中車(以下簡稱中車)風電裝備產業蓬勃發展,營業收入由2010年的53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134.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2%以上。

  近年來,中國中車(以下簡稱中車)風電裝備產業蓬勃發展,營業收入由2010年的53億元上升至2015年的134.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22%以上。
  
  其實,中車不僅僅是世界高鐵的巨無霸,也是風電行業的“老司機”,其中風電葉片、風電塔筒位居國內前三,風電減振占據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核心部件風力發電機更是行業標準制定者,不僅如此,中車已經具備成熟完整、富有競爭力的風電產業鏈布局。
  
  “對于風電產業,我們中車制定了新的戰略規劃,從理順產品運營和管理機制,整合風電資源;加強技術資源引進,實現裝備提升;強化差異化競爭策略,加快特色風機產品研制;積極開拓風資源、維保、海上風機和國際市場等四個方面,要將風電打造為除中車軌道交通以外新的支柱產業。”10月19日,中國中車副總裁孫永才在“2016中國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強調。
  
  中車高調進軍風電市場,其自身的優勢在哪里?面對棄風現象愈加嚴重的現狀,中車如何看待?中車成立之后,南北車風電產業是怎么整合的?中車又是怎樣布局“一帶一路”實現“走出去”戰略目標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中車副總裁孫永才。
  
  記者:與其它風電企業相比,中車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孫永才:中車深耕新興產業板塊,其代表就是新能源風電,我們的目標是把風電打造成我們新的支柱產業,而我們與其他企業相比,以下幾大優勢是其他企業不具備的。
  
  首先,我們中車具有龐大的企業優勢,遍布全國各地,我們的企業知名度很高,為風電市場的開拓提供了口碑支撐;其次,技術優勢,我們中車研制了世界領先的耐高溫、高寒、高原等高鐵列車,這些技術水平和制造經驗可以平移到風機上來,傳動系統、變流系統、控制系統、減振系統、電機、葉片都是我們的技術優勢;第三,具有產業鏈優勢,各個系統都有我們的產業鏈,與我們中車相關企業的產業鏈協同性也很高;第四,我們中車可以實現自給優勢;第五,服務鏈優勢;第六,實現對產品的質量把控,利用自身優勢引用到對風電產品的故障預測、健康管理、智能制造等方面。集合這六大優勢,在風電領域為國家新能源發展做出我們中車的貢獻,是我們這次展出的主題思想。
  
  記者:您剛剛提到服務鏈優勢,能否展開講一下,中車在風電維護和日常服務未來的規劃是怎樣的?
  
  孫永才:我們中車不僅僅要做風電設備的制造者還要成為行業的提供者,打個比方,如果我們風機占市場50%的份額,葉片占70%、減震器占80%的份額,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自身的發展需要,也可以支持風電行業的發展。我們中車與其他企業的產業鏈協同性高,可以根據技術、區域的服務打造相對應的服務產業鏈,服務不僅僅為質量服務,還為用戶提供技術和行業標準。還有一點,產品的形成過程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是策劃階段,第二個是設計階段,第三個是制造階段,第四個是服役階段,我們把產品服役階段開展全壽命的產品管理,這可不是簡單的服務概念,并且現在建立了遠程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智能制造把服務鏈完整建立起來,是智能化服務鏈。
 
  
  記者:您也提到中車風電的卓越源自“高鐵般”的技術實力,高鐵技術和風機技術相關性很高,您能不能具體舉個例子?
  
  孫永才:我們中車研制了世界領先的耐高溫、高寒、高原等高鐵列車,這些技術水平和制造經驗可以平移到風機上來,研發適應高原、高寒、高風沙、山區等區域的風電。
  
  高鐵分了九大系統。比方說變流系統,我們有變頻變壓變流技術,恰恰風電也需要這樣的技術。我們有控制技術,風電也有控制技術。特別是變流技術和控制技術里面核心的芯片,比如六英寸、八英寸芯片,這種大功率芯片是我們國家的短板,恰恰我們中車利用這十幾年的高鐵和大功率機車的發展,我們在芯片技術達到了能夠自己設計、制造,而且批量裝用在車上。比如電機技術,我們有高速電機、大功率電機,電機技術使我們中車在電機領域里既是最大供應商也是使用單位。再比如齒輪箱,我們有高速齒輪箱、高寒齒輪箱、大功率齒輪箱,這些齒輪箱的技術也能應用到風電里面。還有減震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等。可以說高速動車組的技術和風電技術是相通的,也是互為支撐的。我們想站在技術制高點上為行業服務。
  
  記者:目前,甘肅、內蒙棄風現象比較嚴重,也有很多風電場雖已經建好電卻送不出去,您是如何看待未來風電市場的?未來對風電風機有何規劃?
  
  孫永才:棄風限電是大環境問題,既有目前能源需求下降的問題,也有前期風電大快上遺留的問題。隨著我們國家電網建設的完善,棄風限電的問題會逐步轉好。作為風電裝備制造企業,還是要著眼于苦練內功,把自己產品性能、質量提升,有效控制好成本,這個產業還是有發展前景的。從全世界來講,綠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也是大方向,產品競爭力強,不怕沒有好市場。
  
  對于風機的規劃,首先,我們中車要搭建產品系列平臺。涵蓋1.5MW、1.65MW、2.0MW、2.5MW、3.0MW、5.0MW雙饋型風機,單機要向大容量發展。其次,要研發、應用更多的新技術。我們此次講的D121也是新產品、新技術,適用于中低風速,充分利用中國風資源,要知道我們國家能有20億千瓦市場容量,如果把中低速、超低速也利用起來,可能要有30億千瓦的市場容量。第三,我們要做好產品適應性開發。研發適應高寒的、高原的、高風沙的風電機型,充分利用技術優勢。第四,提高可靠性的。我們的PHM,叫做故障預測與產品健康管理,這是應用到軌道交通的裝備上的,同樣可以應用到風電板塊,努力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中車致力于成為幫助用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產品、技術、服務、資本和管理,就是該系統方案的五要素,把五要素融合起來為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記者:中車成立之后,南北車風電產業怎么整合?
  
  孫永才:中車成立以后,第一步先最大化的協同,在資源上協同,特別是技術資源在產品開發方面,中車不重復開發,大家共享的產品成立團隊共同設計。第二步,就是差異化,讓產品更具特色。第三步,實現中車內部資源最大化利用,更好的服務市場。隨著未來發展,中車也有相關整合措施、政策推出。
  
  記者:中車是怎樣布局“一帶一路”實現“走出去”戰略目標的?
  
  孫永才: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的預測,全球風電市場年新增裝機容量將會以6%-10%的增速持續到2018年。亞洲、歐洲以及北美依然是裝機主力,南非、印度、拉美市場也在異軍突起,這些都是中車影響顯著的區域,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
  
  我們中車制定了圍繞“一帶一路”和“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利用這個機遇,加大國際化發展,中車國際業務的目標是要在“十三五”期間占比達到20%。
  
  中車的國際化,立足于五步“階梯法”,第一步先要走進去,第二步能夠站住腳,第三步能夠安營扎寨,就是本地化,第四步能夠融合,第五步就是共享。中車不管是任何一個業務,不管是對國內國外市場,不管是對用戶還是對供應鏈,我們還立足于實現共享,形成一個真正的合作體或者叫戰略聯盟才能有持續的競爭力。

【延伸閱讀】

閱讀上文 >> 解振華:2030中國可再生能源年均投資將達美4.4倍
閱讀下文 >> 李鵬:“十三五”風電產業規劃核心能容解讀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本文地址:http://www.jiechangshiye.com/experts/show.php?itemid=31069

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

按分類瀏覽

點擊排行

圖文推薦

推薦訪人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华亭县| 蓬安县| 喀喇| 洮南市| 临泽县| 合阳县| 宜昌市| 陇西县| 石城县| 当阳市| 化德县| 大足县| 灵山县| 静海县| 咸宁市| 白河县| 同德县| 乃东县| 隆尧县| 宜都市| 建始县| 汉沽区| 泸水县| 达拉特旗| 藁城市| 黄冈市| 辰溪县| 虹口区| 广西| 大埔县| 武城县| 颍上县| 班玛县| 沽源县| 荆州市| 木里| 会同县| 同德县| 密山市|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