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雖然僅有緊湊的40小時訪華日程,但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還是前往北京市太陽宮燃氣熱電廠參觀訪問,并在那里與近50名清華大學師生就氣候變化、清潔能源等話題進行了交流,進一步體現出清潔能源的重要性。希拉里在演講時表示,氣候變化和清潔能源是世界各國面對的兩大問題,并引用了一個中國古語,“毋臨渴而掘井”,“現在我們有足夠智慧找出一個持續的、由清潔能源驅動的發展方式。”
其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毫不松懈地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工作。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能源,積極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偫碚ぷ鲌蟾嬷羞€指出,2008年延續著淘汰落后產能局面,全年關停小火電1669萬千瓦,關閉小煤礦1054處。
“新能源及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是個大趨勢。”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薛禹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能源分布不均衡,要達到2012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總消耗量10%的目標,必須發展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政府工作報告為新能源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我國在努力增加能源供應量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選擇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費方式,發展清潔能源技術。
可再生能源更具競爭力已成各國共識
丹麥風電系統供應商維斯塔斯風力系統集團中國區總裁安信誠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危機為清潔能源的發展創造了機會,“某種程度上說,能源產業新一輪的發展現在已經開始了。”
安信誠表示,目前尚難以描述金融危機對某個國家、行業或企業具體將造成哪些影響,但從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來說,一些積極的因素已經出現。特別是包括歐洲、美國以及中國在內各國政府層面對可再生能源的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