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國內熱捧的智能電網或者是中國電網的救命稻草。
2009年年初,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特高壓交流示范試驗工程正式投運,“到目前為止安全穩定運行,在中國和電力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從工程和整個實踐來看,全面驗證了技術的可行性,設備可行性,系統安全性,環境友好性,為推動我國堅強智能電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家電網公司研究室副處長何欣在2009(第五屆)中國分布式能源國際研討會暨展覽會上表示。
5月21日,國家電網公司首次向社會公布了智能電網的發展計劃,并初步披露了其建設時間表。根據這項計劃,智能電網在中國的發展將分3個階段逐步推進,到2020年,可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屆時,分布式電源可實現即插即用。
汪寧勃認為,從國家層面上說,包括全世界,只有中國搞智能電網優勢特別明顯。第一是政策方面及體制上的優勢;第二是近些年中國電網高速發展,包括美國電網因成型于幾十年之前,其設備、技術基礎反而不如中國。第三因中國高速增長的用電需求,中國本身即需加強電網建設和電源建設等,其他很多國家則是專門為了建智能電網而建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肯定是將來的發展方向,但目前還處于高層階段,還沒有完全發展到技術層面。”或者說智能電網目前尚處于建設和前期的準備階段,沒有進入實質階段。汪寧勃如是說。
即便是在國際上,何欣坦承,智能電網發展基本尚處于探索和起步階段,各國對智能電網認識并不統一,不同國家情況不同,發展智能電網的方向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