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虧損困境的國內電力企業正在把觸角越來越多地伸向海外,包括大唐集團。
8月3日,歐洲知名PE機構泰豐資本(TerraFirma)在北京舉辦的下屬企業CEO年會上,本報記者獲悉,大唐集團對泰豐資本旗下的北美風電企業Everpower有強烈的參股意向。面對國內煤電聯動的困局以及發電企業新能源發電占比的硬性要求,大唐集團有了越來越強烈的出海意愿。
不過這些跟大唐集團A股上市主體大唐發電(601991.SH)多半沒什么關系,盡管負債率高企的后者不斷向集團下轄的其他關聯公司“輸送”巨額擔保等好處。
挺進海外,必須推進的指標
2010年1月份,雖然地處美國西北部的明尼蘇達州依然清冷,但是Uilk風場卻十分火熱,來自中國的上市企業金風科技正在為該風場架設三臺1.5MW的直驅式風機。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國外豎立風電機,但在這之前,國企的海外并購步伐從未止歇,早在2008年,華能集團就斥資30多億美元收購淡馬錫旗下的電廠。
這一切,都圍繞著中國電力企業走出去的意愿。自2000年開始,代表著國家意愿的國有大型電企就將赴海外發展作為其重要目標,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海外并購、參股電力企業,甚至納入到了這些企業的考核機制。
作為緊隨發電量龍頭華能集團的第二大發電集團大唐集團來說,落后是不可接受的。2009年8月底,泰豐資本斥資3.5億美元收購了美國EverPower風能控股的股權,同年,大唐集團正在推動旗下的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赴港上市。
2010年12月17日,大唐新能源在港上市,募集近50億港元資金,無論招股規模還是招股價,大唐新能源都不及華能新能源,但大唐新能源以最低指導價格2.33港元/股發行,直接導致華能集團旗下的華能新能源在港IPO取消,兩大電力集團的新能源大戰中,大唐再下一城。
2011年4月,大唐新能源在澳大利亞合資設立了中澳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后,泰豐資本手中的Ever-power成為了其下一個目標。
據悉,Everpower目前在美國的裝機容量為200兆瓦,泰豐資本在3.5億美元收購其股權后,近期又向其注資5億美元,公司CEO斯賓塞告訴本報,他們預期兩年內裝機容量將達到600兆瓦。
大唐發電的風電占比在2010年底僅為1.2%,裝機容量434.4兆瓦,大唐新能源的裝機容量為4028兆瓦。大唐新能源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大唐集團的風力等新能源發電項目主要集中于該企業,“大唐發電作為上市公司相對獨立一些,新能源發電不計算在我們公司。”
泰豐資本中國區總裁石博表示:“國內發電企業要完成相關監管機構新能源發電占比15%的要求,我認為這是他們急于走出去的一個原因。”
7月29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全國電力供需與經濟運行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上半年,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合計虧損66.5億元,同比增虧50.9億元,其中,火電生產企業虧損153.8億元,同比增虧95.2億元。
會是一次雙贏嗎?
目前,大唐集團的電力相關業務在內地涵蓋三家上市公司:大唐發電、桂冠電力以及華銀電力;在香港擁有大唐新能源和大唐投資國際;其中,大唐發電還在香港和倫敦的交易所發行了股票,粗略估算,大唐集團的上市平臺達到7個。
A股上市的大唐發電,雖然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達461.26%,但仍難掩飾其以2000多億總資產卻只能創造8000萬元凈利潤的尷尬。自4月27日公布一季報至8月4日,公司股價已經下跌15.74%。
相較大唐發電今年一季度0.56%、2010年底4.08%的凈利潤率,大唐新能源的財報明顯亮麗很多。2010年底,大唐新能源的凈利潤率超過了40%,10倍于大唐發電。
有電力行業分析師質疑,大唐集團為何不將利潤率較高的新能源業務直接注入大唐發電,而要將該業務重組后新成立公司赴港上市?
“能分拆,當然分拆。全部業務集中在一個上市平臺的話,盈利能力低的業務會極大拉低市盈率。分拆上市,好業務市盈率高。把業績差的火電業務留給國內,業績好的放在外圍市場,我們永遠都是買二等貨。”國內一家PE機構的合伙人稱。
今年年初至今,大唐發電不斷向其關聯公司輸送支持,款項去向是否用于海外并購尚未可知。1月31日,大唐發電公告為關聯公司大唐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擔保,金額為6.9億元,截至公告日,大唐發電的對外擔保額高達56.9億元,其中14億元流向了大唐投資國際。
而上半年通過發行債券和定向增發,大唐發電的融資額接近百億,這都難以改變大唐發電負債率超過80%的現狀,在五大電企中,大唐發電的負債率僅少于華電。
上述行業分析師質疑,大唐香港主要從事電力項目開發、煤炭貿易和電廠用四大管道貿易,這不是讓A股公司變相輸血給香港公司嗎?國內投資者的利益誰來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