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作為風電整機生產行業的先行者,金風科技通過收購已經合作了五六年之久的德國Vensys公司,擁有了世界先進的直驅永磁機組技術。目前1.5MW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為該公司主營業務。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金風科技目前主要依靠庫存原料維持生產。就在金風科技以存貨維持生產的同時,另外一家以直驅永磁技術路線為主的企業已經撐不下去了。
湘電風能董事長周建雄7月下旬對媒體發出停產宣言,稱稀土原料價格高漲已經讓風機企業難以承受。他表示,面對暴漲的原材料,公司一方面采取改進工藝等技術手段,試圖降低在生產工藝上對釹鐵硼的依賴,另一方面則是被動等待降價。
8月20日,湘電風能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降低19.67%。年報稱在過去的半年間內,公司經營管理取得了較好成績。但是,企業發展不確定性因素日趨多變,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原材料價格暴漲、產品價格下降,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公司重點產品所需的主特材料價格成倍增長,利潤空間被急劇壓縮;二是資金壓力巨大,公司批量產品生產需要大量的技改投入,對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下半年,公司在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制造業季節性矛盾以及其他不可預測因素方面,都面臨著新的壓力和挑戰。
在稀土價格一路狂飆的同時,走直驅永磁技術路線的風電生產商不得不紛紛尋求解決之道。
同樣使用直驅永磁技術的廣東明陽風電,在今年6月15日宣布與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根據該協議,贛州市將向明陽優先提供稀土資源,且明陽享有在贛州市獨家開發風電場的權利。廣東明陽此舉意味著該公司將成為第一個獲得國家稀土戰略資源配置的風電生產商,不用再犯愁稀土的供應問題。
在蕭函看來,明陽風電此舉可以緩解稀土價格上漲的影響,他指出面對稀土問題風電企業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第一,加大技術研發,改進生產工藝,降低直驅永磁風機對釹鐵硼的依賴;第二,與稀土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合同,借此降低釹鐵硼價格波動對風機制造的影響;第三,入股稀土企業或是釹鐵硼廠商,間接降低稀土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而就在直驅永磁機組的生產商忙得不可開交之時,除了雙饋機組生產商高枕無憂之外,還有一些企業不但沒有壓力,反而樂觀其漲。
“我們的成本與他們的成本相差不多,如果稀土價格持續上漲,我們的市場優勢會更加明顯。”山東長星風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李偉冰說到。
與金風科技和湘電風能不同,長星風電雖然也走了直驅機組的路線,但是他們選用了勵磁直驅技術。據李偉冰介紹,勵磁直驅技術不會受制于永磁體,且相比雙聵機組具有切入風速小、方便實現電網的低電壓穿越功能等優勢,且不用擔心永磁體退磁的問題。目前長星風電所生產的機組主要使用在三類風資源區。
事實上,勵磁直驅技術始于上個世紀末。其技術主要為德國ENERCON公司所掌握。目前,該公司所生產的風力發電機組最大功率高達7MW。據上述業內人士透露,由于早些時候ENERCON在中國進行了許多相關技術的專利注冊,如果國內企業想使用勵磁直驅而不進行自主研發,就要受制于ENERCON。目前國內已經開始使用直驅勵磁技術的生廠商并不多。
李偉冰說,因為看到雙聵機組和直驅永磁機組的弊端,故在長星成立之初,他們便選定了勵磁直驅技術并進行了大量的研發。
事實上,一些直驅永磁生產商已經開始考慮換一種技術,走技術救局路線。從湘電風能了解到,早在2010年,湘電風能已經開始著手勵磁直驅風機的研發工作。“目前湘電風能的直驅勵磁機組已經下線,目前正在測試之中。樣機安裝大概要等到9月份進行。”一工作人員說。
此外,上述業內人士也表示,金風科技投資參與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新疆風力發電機部件生產基地一舉,也是在為勵磁直驅技術做準備。
雖然勵磁直驅技術不用受控于永磁體,不用擔心齒輪箱的問題,但是勵磁直驅機組也有自己的不足。由于需要從電網里吸電來帶動發電機,給發電機一個初始速度,故勵磁直驅機組在電損耗上大于雙饋機組和直驅永磁機組。與此同時,勵磁直驅機組重量較大將會帶來一定的裝機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