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動力”)1.5兆瓦、2兆瓦、3兆瓦系列多機型通過低電壓穿越測試認證,在并網技術方面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該公司剛剛迎來五周年華誕,就完成了一系列令業內刮目相看的成果。五年來,該公司秉承“科學發展,不斷創新”理念,在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的同時,大力投入技術研發,重點關注風電機組并網技術的研發及測試,努力追求高質量的“電網友好型”風電產品。
2010年5月,該公司1.5兆瓦機組在吉林雙龍風電場國內首家通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院”)的低電壓穿越測試認證,為業內低電壓穿越標準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資料。2011年4月,該公司1.5兆瓦機組又在張家口尚義石人風電場通過GL-Wintest零電壓穿越測試,成為國內第一個通過零電壓穿越現場測試的雙饋式風力發電機組。同時,聯合動力批量現場運行的機組還相繼通過了中國電科院、東北電科院、甘肅電科院、山東電科院等相關測試機構低電壓穿越的抽檢測試,充分證明了其低電壓穿越技術的可靠性。
此后,經過一年多的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聯合動力又在2兆瓦和3兆瓦機組研發中取得了標志性進展。其中,2兆瓦機組于2011年成功并網,2012年6月完成中國電科院的低電壓穿越測試認證;3兆瓦機組于2011年12月成功并網,2012年6月完成中國電科院和德國勞氏GL的低電壓穿越測試認證。以此為標志,聯合動力完全掌握了大型風電機組設計、生產、調試、測試認證等全過程自主研發技術,超越國內一流水平,躋身國際先進風電機組制造商行列,為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提供了強有力技術保障。
為進一步提高風電機組的電網友好水平,該公司繼續致力于并網技術相關研究,圍繞各機型的電能質量測試和電網適應性測試等相關測試認證展開攻關,不斷提升風電機組和風電場相關技術的研發實力。該公司的1.5兆瓦機組低電壓穿越電氣模型,于2012年4月通過了中國電科院的低電壓穿越電氣模型一致性評估,從而可以通過模型仿真驗證的方式替代同系列機組的低電壓穿越現場測試,極大節約了測試成本,提高了低電壓穿越認證的效率。至此,聯合動力具備了對風電機組這一復雜系統的實際運行過程進行高度理論抽象和精確數學描述的能力,為風電機組的進一步優化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
此外,在大型海上風機領域,聯合動力也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聯合動力總經理張濱泉在回顧過去五年時坦言:“在中國國電集團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的戰略引領下,聯合動力自成立以來,始終保持著高速發展的態勢。過去五年,是辛勤耕耘的五年,是艱難突圍的五年,也是碩果累累的五年。新機型的不斷推出,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都為聯合動力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技術保障,對推動國內乃至國際風電行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