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公司通過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形成了三相異步風力發電機、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永磁直驅同步風力發電機等三種技術路線產品的系列化、型譜化。研制了最大功率6MW的多兆瓦系列直驅永磁風電、半直驅永磁以及雙饋等系列風力發電機。其中與金風公司共同完成的6兆瓦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的施工設計和3兆瓦永磁混合傳動風力發電機的技術設計,是在眼下磁鋼價格高居不下、國內風機價格競爭異常劇烈,同時公司又不放棄永磁直驅技術路線的明智選擇,該發電機的設計具有重大的突破,使整機具備了非常大的競爭優勢。現在,公司已開始著手預研究10兆瓦級風力發電機。這些項目的開展標志中國南車的風力發電機產品研發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和水平,并正式進入了大容量機組和海上風力發電組用發電機的開發創新階段。
公司風力發電產品主要安裝在內蒙古輝騰錫勒風電場、新疆達坂風電場、河北紅松風電場等,平均利用率長期維持在99%以上;生產兆瓦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主要運行在北京官廳水庫、內蒙古巴音等全國12個省市38個風電場,運行狀況良好,其中北京官廳風場裝機運行的風力發電機為2008年奧運會提供綠色清潔能源。
與此同時,公司積極加快“走出軌道、走出國門”步伐,2011年,公司生產的3臺風力發電機產品出口美國并網發電,標志著該公司的產品獲得國際市場的肯定。
走出國門,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市場走向、創新攻關、研制出一批市場潛力巨大的高端產品。
制造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離不開大量使用一種稀土永磁材料--釹鐵硼。稀土是中國戰略性資源,近年來,多種因素導致釹鐵硼價格飆漲,很多電企業為此背上了沉重的成本壓力,有的甚至陷入了原料成本和整機價格“倒掛”的困境。稀土材料也因此成為制約我國風力發電產業發展的“瓶頸”。2011年11月底,公司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2.5兆瓦高速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該款風電產品,采用全功率變流控制等創新性的技術,具有高效、體積小、可靠性高、維護量小等優勢。新型風力發電機組與相同功率傳統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相比,能減少85%的稀土材料消耗。此項成果對中國風電產業減輕稀土依賴意義重大。
──高效能電機領域,研制成功我國鉆探深度最深的12000米石油鉆井平臺
2010年7月26日,在被譽為“世界四大石油裝備展之一”的第十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南車電機”正在向國內外1200余石油石化技術裝備生產知名企業展示中國南車的品牌。
中國石油石化裝備產業處在發展時期,現在中國越來越多的關注產業升級問題,這是一個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很多機會的領域,一些企業很有可能成為行業的開路先鋒。“我們瞄準了石油石化高端技術裝備開路先鋒”,當時,公司正雄心勃勃地在高效能工業特種電機領域開疆拓土。
此時,公司憑借常年致力于軌道交通裝備交流變頻牽引電機、變壓器技術研制的優勢,已成功進入石油鉆井機械裝備領域,并累計研制開發出20余種石油鉆井機械配套電機產品,生產的油田鉆井交流變頻電機產品已經出口到肯尼亞、委瑞內拉等石油生產國。時隔兩年,2012年,公司已經能夠批量生產深海石油鉆井平臺大功率絞車和提升電機,其中9臺海洋平臺鉆井電機出口阿聯酋,參加該國的深海油田鉆探開發。
其中,12000m特深井石油鉆機絞車驅動電機成功替代國內新研制的所有9000m深井石油鉆機的絞車驅動電機,成為國內9000m以上深井、特深井石油鉆機唯一的絞車驅動電機,同時產品填補了國際交流傳動特深井12000m石油鉆機用絞車驅動電機的空白,為國際首臺,一舉打破國外在特深井石油鉆機技術的壟斷,大大提升我國特深井石油鉆井裝備研制水平和石油裝備的綜合配套能力。
不止是油田電機,2011年,作為工業特種電機項目全面對接全國和海外市場的重要舉措,公司將銷售總部一舉遷到北京。2月,公司與印度LANCON(南柯)公司敲定首期兩座2×600兆瓦的大型電廠高壓電機的供應訂單,標志著中國南車的工業特種電機產品首次成批量進入海外市場。目前,公司高效能電機產業成功打入電力、冶金、石油、國防、造紙、商用空調等新領域。
2010年,公司方興未艾的工業特種電機雖然與上海電機、湘潭電機處于同一競爭平臺,但由于受到產能的制約,其發展規模與行業地位并不相稱。目前,公司已經在株洲田心工業園購置了286畝土地,計劃打造一個工業特種電機項目的“孵化器”,以期在2015年形成20億左右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