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備沉樁
昨天上午8時28分,在世界首座海上潮間帶風電場——龍源江蘇如東150MW海上(潮間帶)示范風電場,隨著第6#樁沉樁施工最后一聲錘響,江蘇龍源振華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最高誤差0.12‰的垂直度,又一次刷新了沉樁世界紀錄。
今年初以來,龍源振華曾一天完成兩根單管樁沉樁施工,一個月完成10根單樁沉樁并吊裝2臺套風機,無論施工效率還是質量,連創(chuàng)世界海上風電建設施工紀錄。龍源振華僅用兩年時間,就掌握了海上風電施工核心技術,趕上了有著20多年實踐經驗的西方同行。

立樁換鋼絲繩
探索海上風電開發(fā)之路,技術突破是關鍵。依靠龍源和振華兩家央企豐富的人才、技術儲備支持,龍源振華在單管樁鋼結構制作、大型海上風電施工船舶到單管樁取消過渡段沉樁工藝上獲得了關鍵性突破。此前,我國海上風電基礎一般采用混凝土高樁與多管樁兩種形式,不僅施工效率低,而且施工成本高,嚴重制約我國海上風電發(fā)展。龍源振華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2010年8月成功完成國內首根海上風電單管樁沉樁施工,次年又大膽嘗試了單管樁沉樁新工藝,順利取消過渡段。今年8月16日到20日,龍源振華海上施工項目部將連續(xù)5根樁垂直度誤差率控制在0.8‰以內。
從傳統(tǒng)的混凝土高樁形式45天1根樁到現(xiàn)在采用的單管樁取消過渡段1天1根樁,并可直接安裝塔筒與風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時施工成本也節(jié)約了15%~20%,為我國海上風電規(guī)?;ㄔO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