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海油集團獲悉,新能源公司2012年首次實現盈利,順利實現了扭虧為盈的戰略目標。
新能源公司在2011年虧損3.1億元的情況下,2012年實現盈利993萬元,實現一年內減虧增盈3.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海油新能源公司成立6年多以來首次實現盈利,在此之前大部分新能源項目都是虧損,但這并未阻止“賣油郎”中海油進軍新能源的決心。
6連虧后首次盈利
中海油稱,2012年,公司實現風電上網電量6.7億千瓦時,生產生物柴油5萬噸,各種類型電池生產3億安時,營業收入6.5億元(未合并力神公司營業收入30億元),順利實現扭虧為盈。
新能源公司是中海油下屬的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注冊資本8000萬元人民幣。
主要業務范圍包括,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及利用;煤氣化、煤制油、煤化工技術開發及利用;地熱能、海底可燃冰等能源開發及利用;與上述能源生產相關技術的開發與利用;節能技術的開發與利用。
隆眾資訊網的分析師張茂晶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中海油新能源的發展重點應該是風能和可再生能源,煤化工煤制油方面目前還沒有太大作為。
而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公司成立6年多以來,直到去年才實現盈利。新能源公司在2011年虧損3.1億元的情況下,2012年實現盈利993萬元,實現一年內減虧增盈3.2億元。
中海油表示:“此舉切實推動了中海油新能源產業進入新階段,在公司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此外,公司還巧借“東風”,積極爭取可再生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等四項國家支持政策,累計獲得財政支持約0.9億元。
有不愿意署名的從事新能源工作人士向《證券日報》透露,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在連續6年虧損的情況下,還能繼續發展和擴張,可以說是“不差錢”,一般的公司恐怕也沒有實力維持這么久。
“當然,我國新能源很多項目也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中海油"不差錢"也能支撐它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并最終實現盈利。”他說。
賣油郎加快布局新能源
事實上,中海油并不滿足于成為一家石油企業,而是希望打造一家綜合性的能源集團,這幾年開始發力新能源領域。
到2009年,中海油新能源領域發展進入了實質性階段,風能、生物質能產業開拓取得了整體性突破,新能源產業鏈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