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東地區(包括GCC國家、埃及、伊朗、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但不包括一般認為屬于歐洲的土耳其)對玻璃纖維的年需量約17.6萬t,沙特阿拉伯用量約9萬t,阿聯酋約4.3萬t,埃及近2萬t,伊朗約1.8萬t,約旦、敘利亞和黎巴嫩的用量較小。預測到2010年將超過20萬t,到2015年達到30萬t。該地區玻璃纖維用量的增長率是目前全球行業增長率(4~5%)的2倍。
(8)中東地區玻璃鋼需求增長,推進了中國的玻璃鋼成型設備的出口。據江蘇省玻璃鋼專業學會提供信息,近幾年,秦皇島松禾出口連續機制造透光瓦板設備三臺,無錫聯洋出口短切氈機組一臺,南京豪力、諾爾泰出口拉擠設備三臺,江陰震通出口SMC機組三臺,連云港唯德出口大口徑管道生產線9條;此外連云港唯德和秦皇島松禾還分別出口印度纏繞設備管道、連續板瓦機組各兩條。目前,中東一些國家正在準備開發UPR的產業,將從中國市場引進成套樹脂技術。
在中東地區,由于關鍵原料的更多供應,鋼材和玻璃鋼價格差距的縮小。提供結構型材的本地成型商的不斷出現,設計人員和工程人員通過先進的有限元分析來利用玻璃鋼獨特性能的能力和建筑上創新,使玻璃鋼正迅速成為新興的“材料選擇”,玻璃鋼作為新型建筑材料的前景極為光明。